文/李樂
編輯/子夜
房租漲、人工貴、貨壓倉庫,新顧客難吸引進店……“線下人氣不行”一度成為眾多實體老板們的煩惱。
近幾年來,實體零售業正經歷著不小的考驗,但實體生意真的沒救了嗎?其實不然。
從多家零售趨勢報告及數據中,連線Insight觀察到,中國的消費市場正在進入“體驗經濟時代”,消費者對線下觸摸質感、即時體驗、社交氛圍”的需求反彈,眾多消費者因短視頻和直播種草而增加線下消費頻次。這背后的本質,其實是線下購物愉悅感和情感鏈接無法被替代。
本地零售的核心價值并未消失,甚至積攢著更大的爆發力,只是需要找到與時下消費者對話的新方式。
就在“五一”節前,抖音生活服務拋出了一攬子零售商家扶持政策——開店零傭金、聯營模式、直播精準推給附近客人、到店消費不用愁退貨。
更直白點說,不管是服裝連鎖店、母嬰店、美妝店還是服飾小門店,只要你會用手機拍視頻,就能把刷抖音的街坊鄰居變成店里常客。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縣城開服裝店的劉姐,以前在線上賣衣服退貨率太高,通過在抖音直播賣“19.9元鯊魚褲”、“9.9元曬帽”以及服飾代金券(到店消費相當于打折券),街坊到店試了再買,銷售額翻了幾倍。
連線Insight通過實地走訪、案例拆解與政策解讀,掰開了揉碎了說清楚:抖音生活服務這波政策到底有多香?究竟如何幫助商家做好生意?
1、實體零售商家都在愁什么?
實體零售的煩惱并非一朝一夕,不同細分領域的商家各有“難念的經”。
拿服飾鞋帽品類為例,倉庫堆滿過季款是服裝老板的常態,為了更快跟上潮流和賣更多貨品,不少服飾商家會選擇線下門店+線上賣貨同步進行的模式,但也會受困于退貨率。
“去年嘗試做線上服裝生意,賣了10萬退3萬,剩下的貨堆在倉庫。”在杭州開線下店三年的店鋪曉荷告訴連線Insight,每位消費者穿著方式、搭配以及體態不同,有些人覺得無法達到預期效果便會選擇退貨,看似熱鬧,但算下來賺得不多。
母嬰店商家也有自己的難題。現在家長們對孩子的東西極為謹慎,質量、安全、品牌,一樣都不能馬虎。這就導致母嬰店的選品特別難,而且母嬰產品更新換代快,新的品牌、新的產品不斷冒出來,不跟上潮流,顧客迅速就被分流。
客流獲取的艱難困境更讓不少母嬰商家舉步維艱。“小城市人口分散,寶媽們要么在小區群接龍拼團,要么被一些低價秒殺吸引,我們連精準觸達的渠道都找不到。”衢州市衢江區的母嬰店老板李哥向連線Insight感嘆道。
他曾經試過線下發傳單、在當地人流較大的超市外投電梯廣告,小城市流量分散,幾千塊投下去,卻只來了十幾個顧客。
周冰在河南鄭州的商場里開了一家美妝個護店,很多顧客就是順路進店看看產品,很少有深度體驗,“我們這種老店除了熟客,很難吸引新客。”據她講述,營銷能力不足也成為店鋪致命傷。
網紅品牌憑借“打卡營銷”、“聯名款”迅速搶占市場,而許多線下門店也試圖拓展多元化的客源渠道,但因缺乏內容運營能力,難以在短時間內將線下體驗轉化為消費決策。
在走訪中,連線Insight發現,品牌以及商家們面臨的是成本、客流、效率的三重困局:
一是成本高企。房租、人力、庫存占用大量現金流,線上運營人員、投流成本也壓縮了部分利潤空間。
二是客流難尋。傳統地推、廣告投放成本高且不精準,許多品牌尤其是縣域商家,面臨投放效果差的窘境。
三是效率低下。部分品牌缺乏數字化運營工具,無法實現“線上種草—線下體驗—二次傳播”的閉環。
究其根本,不是消費者不需要實體店,而是實體店、品牌需要更懂消費者的新需求,用新玩法激活本地線下消費。
2、免傭金、給流量,商家必須要抓住新的紅利
以前做生意,抓住風口就能翻身——檔口經濟、夜市經濟、電商經濟,都讓一批吃螃蟹的人賺到了錢。但“早期吃肉、后期喝湯”,現在這些賽道越來越卷。
抖音這次搞的“線上本地生意”,就是普通商家能抓住的新紅利。此次提出的“線上本地生意”,本質是重構人貨場關系,砍掉冗余成本,用場景化體驗激活消費熱情——這里沒有全國性品牌的碾壓,沒有高昂的流量成本,只有對本地生活圈消費者的精準觸達。
為什么這么說?我們提煉了這次政策的核心機會點:
1、零傭金開店。據官方公告,抖音生活服務將對新入駐的品牌直營商家,給予2025年零傭金政策,例如服飾鞋帽類商家在2025年6月30日前入駐即可享受零傭金。對商家而言,這是最直觀的紅利,賣100塊賺100塊。抖音生活服務在固定期間的零傭金模式,讓商家邊際成本趨近于零,商家賣多少賺多少。對于實體商家而言,能有效降低成本。
除此之外,門檻也在針對不同類型的商家做定向調整。美妝個護、母嬰購物、食飲酒水類知名品牌在滿足一定生意規模及線下門店數量后,也可享受該政策,已經在平臺展開經營的相關類目商家也不用擔心,品牌可直接享受5月1日至12月31日零傭金政策。
2、精準同城流量,成為五公里生活圈的流量聚集利器。針對美妝個護、母嬰購物、食飲酒水等零售行業里的優質商家,抖音生活服務將額外提供給本地推廣告流量1:1對投政策,流量成本下降50%。眾所周知,抖音直播和短視頻可選擇“區域推送”,吸引附近顧客,提升進店率。
現在到店團購和直播自帶“區域流量”,可以精準推給附近5公里、10公里的用戶。比如商家在三四線城市開服飾店或者美妝體驗店,直播賣代金券,抖音會自動推薦給周邊居民,來的人都是精準客群。人少的時候開播,人多的時候關播,靈活控制客流,完全不用擔心忙不過來,尤其適合小城市的商家,可以低成本覆蓋周邊消費者。
3、到店消費閉環,到店體驗反哺線上。一般來說,顧客線上買券、線下核銷,沒有退貨糾紛,還能靠服務提升客單價。例如像服裝店、母嬰店這類需要試用的行業,顧客買了代金券直接到店消費,試穿滿意再買,既減少了退貨糾紛,還能帶動更多消費。顧客到店后拍攝短視頻分享,還能再次形成“內容-流量-消費”的裂變效應。
4、借聯合經營模式突破空間限制。考慮到部分無實體品牌專賣店的商家,抖音生活服務推出了聯合經營模式,通過供應鏈資源整合幫助品牌擴大曝光度,促進交易轉化。例如日化品牌可以和抖音里已經開展經營的日用商超合作,平臺搭線,把自己的品牌商品放到線上大超市里,消費者下單后到合作商超提貨,品牌省去開店成本,同時GMV全部返傭,商超獲得引流收益,消費者享受低價便利。
抖音生活服務扶持政策,
圖片來源于官方微信公眾號
此外,抖音生活服務推出了優質外貿專品政策以及平臺經營生態策略等,為商家創造更健康的營商環境。抖音生活服務這次推出的“五大扶持舉措”,簡單總結就一句話:“幫你省錢、幫你獲客、幫你多賺錢”。
抖音每次推新政策,越早參與的商家能越早吃到紅利。比如之前的“團購達人”,第一批商家靠低價套餐引流,現在早早回本。這次針對實體店的補貼,平臺投錢又投流量,對實體零售商家來說是一次值得關注的機會。
3、機會來了,實體商家如何抓住?
每次看到新機會,都有很多商家在愁怎么抓住。
在社交平臺上,我們看到很多商家提到,“看別人直播賣券很心急,但自己不會搞!”
連線Insight就拿真實案例拆解——服裝店、美妝店甚至沒實體店的大品牌,到底怎么靠抖音把冷清的門店變熱鬧?
拿服飾店商家為例,商家在抖音上開通到店團購直播,每天抽出一些空閑時間,把店里新到的衣服做試穿展示,搭配好不同的穿搭,做短視頻分享,同時設計“鉤子產品”,激活同城消費。
直播的時候,可以告訴消費者這些衣服在店里都能試穿,合適了再買。抖音直播自帶區域流量,推送給的都是周邊的消費者,畫像精準,消費者到店后還可以進行連帶推薦。
筆者在五一假期回鄉,走訪了位于附近的鄭州中原區奧特萊斯小鎮,發現商場中的眾多品牌如今都在抖音直播賣代金券:“59.9元抵100元”、“當季新款450元抵520元專享券”,品牌掛鏈接,不少達人、消費者自發探店,周邊消費者刷到直播或短視頻,便會到店試衣后連帶買包、配飾,提升了不少銷售額。
其秘訣就三點:
1、線上只賣“到店體驗”,到店試了合適再買;
2、短視頻當“線上櫥窗”;
3、到店服務體驗拉滿,例如顧客核銷券就送襪子,試穿發抖音再打8折,讓顧客主動成為新的“流量合伙人”。
跟鄭州一些服飾商家、美妝店主交流,不難感受到抖音生活服務對當地商業形態的重塑。
37歲的何燕在當地繁盛的購物中心經營一家施瑞萊洗臉吧,此前消費的大多是當地熟客。從今年年初開始,她便上線了抖音生活服務,用場景化體驗設計把門店變成了“美妝實驗室”。
在掛鏈時,門店推出了9.9元“日常通勤妝”、“約會小心機妝”等體驗套餐,引導用戶到店享受服務;同時設置皮膚檢測專區,可以免費檢測并生成報告,借此向用戶推薦適合的護膚品。
據店主介紹,掛鏈后進店新消費者變多,轉化率可達40%以上。
這并非個例,而是抖音生活服務政策落地的縮影。當零傭金降低了入局門檻,當精準流量打通了最后十公里,當到店體驗激活了本地附近的消費熱情,實體商家也迎來了“家門口的流量紅利”。
從2022年至今,抖音在生活服務領域的動作愈發密集且系統化。前兩年,抖音率先在餐飲行業發力,與眾多知名連鎖餐飲品牌達成深度合作。在旅游領域,抖音同樣動作頻繁。它與多個熱門旅游城市合作,打造城市旅游宣傳專題頁面,用戶可以直接在平臺上預訂酒店、購買景點門票等。
這一系列動作背后,是抖音對生活市場的深度思考:以內容為紐帶,打通“種草—交易—履約—復購”全鏈路,最終形成用戶刷抖音、買本地、再到店的消費習慣,創造新的消費場景。
從團購到直播,從流量分配到生態閉環,每一步都在改寫本地生活的游戲規則。正如連線Insight在走訪中發現的:那些率先開播的服裝店、主動擁抱短視頻的母嬰店、積極參與聯合經營的品牌商正在用行動證明,在商業的世界里,機會永遠屬于那些敢于邁出第一步的先行者。
對于實體商家而言,這或許是成本低、效率高的破局機會之一。抖音生活服務扶持計劃或許能成為撬動同城流量的支點,通過平臺資源助力,讓好生意被更多本地用戶看見,為店鋪增長打開新可能。
(本文中曉荷、周冰、何燕均為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