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亨利·明茨伯格
摘編自《管理至簡》
導語
中國有句老話,叫“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可見不論是古今中外,想要在組織中甄選出一名合適的管理者,一直是令人頭疼的難題。
如何選擇有效的管理人員?如何評估他們的工作是否有效?如何才能把他們培養得更加有效呢?
1
選擇你了解的魔鬼
不存在完美的管理者。如果每個人的缺點都遲早會顯現出來,那么宜早不宜遲。
因此對于已經任命的管理者,對待其缺點和對待其優秀的品質一樣,應該同時加以考慮。
相反,如果過于關注候選者的優秀面,這種片面反而會蒙蔽我們的雙眼,“他很擅長人際關系”“他很有遠見”……
如果失敗的前任不擅長人際關系,或缺乏戰略眼光,在選拔繼任者的時候,這些單個優勢就可能被放大。
如果不努力從合理和謹慎的角度去定義被選者的缺點,那么他是不應該當選的。因為人總是有缺點的。
為了避免意外,這些缺陷應在反對管理工作問題的過程中仔細地加以判斷。
以前管理工作的績效也許并不能給潛在的接班人可靠的跡象,但它能提供一個窗口去發現前任管理者的缺陷,從而把我們推到下一個關注點。
2
傾聽被管理者的聲音
管理工作既在組織之內又超越了組織本身。
通常情況下,管理者是由管理單元以外的人來選出的。或者是董事會來選定首席執行官,或者由高級管理人員挑選基層管理人員。
這樣做的危險在于這樣選出的人可能更容易打動局外人,而他們和這些候選人并沒有日常交往的基礎。
相反,那些局內人可能對候選人了解更多。
領導魅力可以是選拔的標準之一,但不能將其當作主要標準。因為,太看重有性格魅力的管理者,組織難免會陷入困局:組織的管理者工作最終可能會以“對上阿諛奉承、對下強權鎮壓而告終”。
太過自信、花言巧語的人其實是沒有真正領導力的。
如果存在一個簡單的藥方,能夠迅速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那就是在遴選管理者的過程中,要將發言權給那些最了解候選人的人,即那些被他們管理過的下屬。
我這里并不是倡導管理者一定要由內部人選舉產生,只是希望將內部人和外部人放在一起,來做相對平衡的評估。事實上,這種做法在醫院、大學和律師事務所都很常見。
3
考慮一個外來的內部管理者
在某些領域有一種趨勢,在選拔高級人才的時候,人們更傾向于考慮局外人,因為“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但是,這樣的經會念歪,這些外來人并不清楚組織中真正的問題是什么,他們不具備區分真正問題的能力。他們在大刀闊斧改革的時候,會將企業固有的核心和靈魂都改革掉了。
也許甄選委員會需要更多地關注他們所了解的人,知道這些人的缺點。但這些人也許合適,是因為他們非常了解組織中真正的問題所在。
實際上,甄選委員會也可以選擇曾經因為厭煩而離職的人。他們比較了解公司的實際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所以他們可能適合對公司進行變革,有新的思路和方法來應對公司的老問題。
更重要的是,有內部人能夠對這個人的優缺點加以評估。
Photo by Dylan Gillis on Unsplash
— THE END —
本號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系。
【必學線上課程】
【全面專業系統的管理服務體系】
陪伴企業成長——幫助企業持續管理能力改進
輔導/微咨詢/實踐工作坊/定制服務
為組織賦能——幫助企業管理績效提升
線上/線下課程/專題內容
詳情請咨詢:
電話:010-65101109
微信:13811377374
提升管理功底,獲得更多管理思想與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