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到假期快結束,“神獸”歸籠,補作業就會上熱搜。家長頭疼,孩子也頭疼,但是如今因為有了ai,數學題、作文題都不在話下了,過去需要兩小時的作業,現在30分鐘就能搞定,作業本上還全都是鮮紅的“優”。即使是家長撓頭的PPT,也能輕松搞定。可以說這樣的場景正在無數家庭上演。
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當很多老師翻開學生的作業本時,發現大量"AI制造"的痕跡:作文里排比句連成串,卻看不見真實情感。數學解題步驟完美卻缺乏手寫涂改痕跡,甚至手抄報排版直接打印AI生成的模板。
而圍繞AI代寫作業,家長群體也是爆發了激烈的爭論。有家長認為AI是時代趨勢。孩子能用AI解決重復作業,省下時間發展興趣,何樂不為?總比家長熬夜代勞強。但是有家長卻擔憂孩子的認知能力退化。當AI直接輸出數學解題過程,這會讓孩子喪失獨立思考能力。如果作業都能被AI搞定,孩子還需要學什么?
確實,當技術精準復刻應試套路時,傳統教育標準正在遭遇空前的挑戰。但這是孩子們的問題嗎?顯然不是。AI時代已經到來,這是無法回避的事實,那么放著這么個強大而實用的工具,誰不想用一下。問題的關鍵在于,要把人工智能變為賦能學習和成長的工具,而不是作弊工具、應付作業的工具。
而家長和老師也不必將AI看作洪水猛獸、避之不及,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和使用AI科技。當孩子遇到難題時,讓AI提供解題思路或方法,而非完整答案。比如寫作文,可以讓AI提供寫作建議、描寫方法,而不是代寫全文。數學題不會,用AI分析這是什么問題,考查的是哪一塊知識點,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