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是守望生命花開的產房天使,用專業、用溫暖、用愛心護佑著一個又一個新生命的降臨。今天(5月5日)是第34個“國際助產士日”,讓我們一起走進長寧區婦幼保健院,來看看第一個擁抱我們的人吧~
“深呼吸,用力!寶寶快出來了!”隨著一聲響亮的哭聲,又一個健康的寶寶從長寧區婦幼保健院助產士、主管護師王宏的手中來到了這個世界,那一刻,王宏的眼神中充滿了溫柔。
在崗工作33年,王宏是長婦幼目前接生寶寶最多的助產士。
為產婦提供全程助產服務、觀察產程進展、協助分娩、進行產后護理以及提供健康教育,這都是王宏工作的日常。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人文情懷的不斷深化,助產士工作也漸漸從最初的產程觀察和助生,拓展到如今的導樂陪伴,以及對產婦、新生兒及其家屬的關懷。
在眾多的工作中,為產婦“護航”是一切工作的核心,產婦的信任也是王宏動力的源泉。
一次,王宏遇到了一個沒有家屬陪伴的產婦。在陪伴這位產婦的過程中,王宏感覺到她有些焦慮,便坐在她的床邊陪著聊天,介紹生產的過程,舒緩她的壓力。
看著產婦依舊有些緊張,王宏便陪她在病房和走廊散步,時不時還會牽一下產婦的手,讓她感受到溫暖。
陪伴著走一段時間以后,這位產婦突然告訴了王宏一個秘密——這并不是她第一次生產,家里人都不知道,所以自己也就拒絕讓家屬陪伴。
那一刻,王宏被震撼了,雖然和這位產婦萍水相逢,但她卻把最大的信任給了自己。之后,在王宏的陪伴和全程導樂下,這位產婦順利生產。
而從那以后,王宏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真心付出就會有真心的回報,就會讓一些看似難以溝通和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
小玫(化名)是另一個讓王宏記憶深刻的產婦。 在小玫第二產程已經過去一個多小時后,孩子還是沒有出來的跡象。 側臥位、平躺、半坐臥……王宏幫她想了很多辦法,換了很多姿勢依舊沒有生出來。
“你想不想下來蹲一蹲或者站一站?”王宏和小玫商量著,可身體極度疲憊的小玫并不想再做嘗試。
王宏心里明白,如果孩子再不出生就要選擇其他的分娩方式了,此時她將期待的眼神投向了一邊小玫的丈夫。“咱們就聽導樂的話,起來動一動。”在丈夫和王宏的再三勸說下,小玫同意了。
很快,王宏拿來一個瑜伽球,在之后的過程中,小玫將全部的信任都給了王宏,完全按照她說的步驟來進行。 半小時后再回到產床上,胎兒的頭就下來了,很快,一個7斤多的健康寶寶順利出生了。
王宏說,每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都承載著無數的喜悅與希望,這樣的喜悅和希望,也已成為助產士人生中的一個又一個獨特的記憶。而隨著家屬陪伴產婦分娩以后,助產士們也見證了一個新生命為一個家庭帶來的那份喜悅、那份希望,這也是激勵他們前行的力量。
撰稿/攝影:趙 立
編輯:陳 莎
責編:高 琴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