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曲靖市會澤錢王之鄉文化活動周持續火熱,備受期待的寶云錢局開爐儀式在錢街文化廣場震撼上演,這場融合歷史底蘊與民俗風情的文化盛宴,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紛至沓來。
5月3日上午8時,曲靖會澤錢街文化廣場鑼鼓喧天、人潮涌動。隨著一聲“開爐鑄幣”的號令,鞭炮齊鳴、醒獅歡騰,寶云鑄錢局開爐儀式正式舉行,沉寂百年的錢局爐火再度燃起,向世人重現“千年銅都”的歷史榮光。
據了解,寶云鑄錢局開爐儀式是“會澤錢王之鄉文化活動周”的系列活動之一,活動周以“沉浸式文化體驗”為主線,打造集非遺傳承、民俗展演、創意消費于一體的主題場景。活動期間,除了能感受非遺魅力,游客還可觀賞民族服裝秀、參加DJ音樂會、品嘗長街宴,聆聽彝族海腔、洞經音樂、錢王故事說唱等特色節目,深度感受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俗風情。
在開爐儀式活動現場,一枚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鑄造的“嘉靖通寶”真品首次公開展示,成為大家爭先恐后一睹風采的焦點。這枚直徑58厘米、厚3.5厘米、內方邊長10.3厘米、重達41.5公斤的古錢幣,無聲地訴說著會澤作為明清時期西南鑄幣中心的輝煌歷史。
隨后,斑銅技藝傳承人現場復原古法鑄幣場景。匠人們身著傳統服飾,以手工雕模、熔銅澆鑄等工序,打造出首批“嘉靖通寶”仿制銅幣。匠人們每一個環節嚴謹細致,讓大家近距離感受錢王之鄉傳統鑄幣文化的獨特魅力。
同時,現場還精心設置了會澤斑銅鍛打技術、土陶制作等九項非遺項目體驗區。游客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親手制作各種手工藝品,沉浸式體驗其中的樂趣。
游客張女士表示:“我們是從網上了解到會澤的歷史文化,被古城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所吸引。在展覽中,我看到了一些斑銅展品,體驗了斑銅的鍛造過程,推薦大家來體驗這些有趣的活動。”
文創產品展示區更是人氣高漲。這里的文創產品巧妙融合了當地歷史文化、自然風光與現代設計理念,兼具實用性與紀念價值。以錢幣、斑銅等為原料打造的精美首飾、創意擺件,將傳統工藝與時尚審美完美結合,不僅寓意美好、造型別致,更成為游客們愛不釋手的熱門伴手禮。
據會澤德康銅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保留傳統技藝的基礎上,他們引進了新的設備,比如3D打印,能讓產品內容更豐富,出品率更高。在市場銷售方面,圍繞“尋錢途”“奔錢城”主題開發了一系列文創產品,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近年來,會澤縣深挖“錢王文化”內涵,通過復建寶云錢局、打造錢幣博物館、開發文創產品等舉措,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演繹巧妙結合,讓錢王文化真正“活”起來、“火”起來。
開屏新聞記者 蔣瓊波 通訊員 陳耀邦 張天能 攝影報道
一審 孫琴霞
責任編輯 易科彥
責任校對 劉自學
主編 嚴云
終審 編委 曹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