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有網友爆料,其在迎春街火車站遭遇停車場“閉門羹”體驗!
上午,9點多。當時網友開車至迎春街火車站送行客人。在即將進入火車站停車場時,看見門口有兩名人員(無穿戴任何工作服)正在把隔離欄桿放置在停車場門口。
看見停車場內還有不少空余車位,網友告訴現場人員:要開車進停車場!該現場人員面無表情回答:不讓進!網友再次詢問:為什么停車場有車位不讓進去停車?該現場人員一臉冷漠回答:不讓進。全程面部無表情,無任何解釋。
網友無奈,只好將車停在旁邊路旁送行客人。
網友給平臺反映情況說:就是個簡單出行,沒想到這個人態度竟然這樣,讓人無法理解。板著臉,不解釋,不讓進!假期的好心情,一下子就沒了,太掃興了。希望地方單位能注意改善一下這個窗口的服務!
筆者看到,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全國各地景區,旅行社及地方政府都在想盡一起辦法,窮其一地之所能,做好服務。重慶榮昌區為了拉動地方消費,景區免費、公交免費、開放政府食堂,別說停車場免費,就連馬路上停車也免費;更有湖北宜昌王女士一行四人由于酒店客滿,免費入住到宣恩縣文旅局局長王菊芳家中。
節假日客流高峰并非不可預見,火車站作為城市窗口,停車場管理理應提前預案。即便有特殊情況,最基本也要做好及時告知,明顯位置放置告示牌以及相關接待說明工作。
但現實是:
1、臨汾迎春街火車站停車場信息不透明:停車場門口未標明“滿位”,也沒樹立告知牌,或者附近備用停車場,導致車輛在入口產生擁堵;
2、服務缺位:工作人員既未主動解釋,也未協助協調,對網友詢問態度冷漠,置之不理;
3、資源浪費:停車場內實際仍有零星空位(透過欄桿可見),但管理僵化,未能靈活調度。
冷漠態度背后的服務意識缺失。
比“不讓進停車場”更令人憤懣的,是服務鏈條的斷裂。火車站作為公共設施,承載著旅客對高效、有序的基礎期待。而現場工作人員的冷漠,暴露出兩個深層問題:
培訓不足:應急場景下的話術與協作流程明顯缺失,工作人員基本沒有培訓過,只會說三個字“不讓進”!
窗口形象:回答問題不經過思考,簡單;忽視主動協調、信息傳遞,熱情服務等分內職責!
此次網友經歷留下遺憾,反映問題也是希望地方窗口單位人員加強管理。
網友建議:
動態管理:高峰時段開放臨時停車區或增設預約通道;
人性化服務:在滿位時提供周邊停車地圖、短時接駁車等替代方案;
監督機制:設立投訴反饋渠道,將服務態度納入考核。
假期出行本就不易,公共服務若只剩“冷臉”和“甩鍋”,損害的不僅是旅客體驗,更是城市整體形象。希望下一次抵達時,聽到的的不是“不讓進”提示,還有一份解決問題的誠意。
來源:臨汾的今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