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讓把也經營鋼構業務的日上集團的財報也看一看,這就安排。
廈門日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日上集團)創立于1995年,2011年6月在深交所中小板(現并入主板)上市,主營業務為鋼結構及汽車車輪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
日上集團旗下擁有19家分公司,5大生產基地(廈門、漳州、四川、河北、越南),集團轄下工廠總占地面積67萬平方米。日上集團一直專注于金屬制品的研發、制作與銷售,充分利用自身技術積累和產業基礎優勢,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建筑鋼結構和汽車車輪自主品牌。
2024年,日上集團的營收同比下跌了22.3%,2025年一季度也出現了同比微跌的情況。從2019年以來,營收有漲有跌,在波動中有所增長的形勢已經持續了好些年。累計看,六年基本上算是原地踏步,準確說,辛苦奮斗好些年,一年就回到了六年前。
2024年所有的業務都在下跌,但鋼輪相關的業務下跌幅度和金額都有限,主要的下跌來自于“鋼結構制造”和“綱結構工程”。2023年還是最大單一業務的“鋼結構制造”已經被“無內胎鋼輪”取代了,鋼輪相關和鋼結構相關業務的占比排名也發生了位置交換。
國內市場大跌超1/3,當然是因為鋼結構相關的業務主要都是在國內市場,國外市場略有增長。持續的這種變化,導致2022年占比僅三成的國外市場,2024年達到了46%,后續超過一半也是有可能的,但前提條件是要能頂住本輪關稅戰的相關影響。
2024年的凈利潤下跌并不讓人意外,跌幅比營收低,讓人對日上集團還要刮目相看,這樣的表現當然是不容易辦到的。不過,也不用太過夸獎,2025年一季度下跌就比營收大得多,營收萎縮的影響有時會緩慢顯現出來,抵抗一般都不會持續有效的。
營收的下跌是從2024年一季度“突然”到來,來勢洶洶地跌了完整一年之后,到陷入螺旋下跌的2025年一季度,才基本穩住了這一形勢。從鋼構行業的其他同行的表現看,后續還會下跌,就看與鋼輪相關的業務能否補上這個缺口了。
最近九個季度的盈利都不太好,但虧損的只有一個季度。2024年雖然離保本點不遠,但基本上還是在其上方運營。
日上集團的毛利率在2022年就已經觸底,2023年以來處在反彈之中,2024年逆市增長了0.7個百分點,這當然是其2024年凈利潤下跌慢于營收的重要原因。2025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大幅反彈,我估計是鋼輪業務的占比繼續在提升的原因,但其季度并不公布分產品的營收構成,只能在其發布半年報時再來核實了。
銷售凈利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在2021年是基本及格的表現,并沒有什么亮點。之后的表現就只能是挨著及格線了,說不及格也行,畢竟與國債接近的收益水平,還有更高的風險,怎么也沒法夸。
新核心業務“無內胎鋼輪”和老核心業務“鋼結構制造”的毛利率都有所增長,其他業務的毛利率均有所下滑,綜合之后,2024年全年的平均毛利率就略有提升。
有兩大支撐的業務形態,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可以選擇性放棄部分極低毛利率的鋼構業務,畢竟另一條腿還有力,不至于太過難看。單一業務的公司可能就不敢這樣做了,因為承受不起這樣帶來的營收暴跌。
國外市場的毛利率在增長,國內市場有所下跌,原因可能是我們前面說過的,國外市場以鋼輪相關的業務為主,鋼構類業務主要是在國內市場經營。不僅僅是日上集團如此,除少數一兩家企業之外,鋼構類企業的海外市場占比都極低,甚至好多企業根本就沒有涉及海外市場。
主營業務一直都是盈利狀態,單數年盈利空間相對較大,雙數年可憐一些。2025年一季度似乎要打破這一規律,但現在說還早了點,畢竟才過了一個季度。我個人估計,鋼構業務繼續下滑,鋼輪受關稅戰等影響,2025年全年要想恢復至前兩個單數年的主營業務盈利空間,難度很大。
營收下跌帶來的問題,也就是期間費用占營收比上升,在2024年已經顯現,2025年一季度的情況有所惡化。下一步可能就是要采取措施降低開支了,會不會動薪酬之類的不好說,但除了這些,其他能動的并不多,老招數之所以一直要用的原因,是因為只有這樣才有效。
在其他收益方面,呈現出單雙年波動的凈收益或凈損失狀態。2023年顯然是信用減值損失計提多了,2024年基本上又都收回來了,扣除這些影響后,其他收益方面基本能跨年持平,這已經算是在經濟低迷時的較好表現了。
分季度來看,還是有主營業務虧損的2024年三季度,但隨后的兩個季度的情況已經明顯改善。主要得益于擺脫了毛利率的持續低迷,最近兩個季度的毛利率都超過了11%,如果能相對穩定下來,營收下跌不要太大,2025年就不會虧損。顯然,這兩大假設都不太現實,可遇而不可求。
在現金流量方面,“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表現正常,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在2024年有所下降,但仍然偏高。原因是降低投入需要一個過程,沒人會大額投入,為了去取得下跌的營收成績,提升營收難度大,減少投入還是不會太難的,懶一點,心態散一散,也就辦到了。
日上集團會不會采取逆周期操作來賭一把呢?我覺得沒必要,在鋼構行業,其優勢地位并不強。在鋼輪行業中,競爭對手正興車輪等實力也很強,大家共同擠壓中小競爭對手的份額還是有可能的,但這種做法要慢慢來,效率不會太高。
“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好于凈利潤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固定資產折舊回收資金,存貨規模下降已經連續三年回收資金。應收和應付類項目并未一直增加資金占用,而是上下波動,凈增加的資金占用有限。
日上集團的長短期償債能力都不錯,雖然沒有明顯“縮表”,但總資產和總負債的規模基本穩定,如果這一輪投資結束后,營收仍然不能恢復增長,較大規模的縮表馬上就會開始了。
日上集團本著有一定互補功能的雙主業,日子過得比其他鋼構企業要好一些。但以前是互補,后續逐步成為拖累的鋼構業務會不會成為累贅呢?應該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會的。會不會考慮剝離呢?并非不可能,只是這要由他們自己慎重考慮后決策,而不是我們在這里猜測。
競爭進入下半場后,日上集團等受到行業和國際貿易環境的影響也加大,這兩年的應對措施和戰略安排非常關鍵,希望下次來看的時候,日上集團會發展得更好吧!
聲明:以上為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