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漢蹲在院角吧嗒旱煙,盯著天上海魚鱗般的云直皺眉。手機屏幕突然亮起,村群里連著跳出三條預警,他手指猛地抖了下。中央氣象臺說的明白,今晚到明天,山東大部要遭雷雨大風,局部還有冰雹。
魯西北的東部、魯中的東部和半島地區,更是中雨打底,局部大雨暴雨跟著雷電跑。你說怪不怪,前兩天還熱得像下火,這會兒風就開始嗚嗚地往門縫里鉆。村廣播里傳來村長的大嗓門,說河北的降雨正往山東趕,傍晚就到地界兒。
濰坊、日照和半島那些靠海的地兒,南風先刮3到4級,轉眼就變成4到5級,陣風能竄到6到8級。雷雨一到,風更野了,7到9級的陣風,能把房頂上的瓦掀飛。
最揪心的是魯中和半島,說好的雨里還夾著冰雹,拇指大的雹子砸下來,莊稼可受不了。麥田里的麥子正灌漿呢,穗子沉甸甸的,經不住這么折騰。“麥熟一晌,雨過三荒”,老一輩傳下來的話,這會兒聽著格外扎心。
濟南、淄博這些地兒,雖說雨勢小些,可雷雨說來就來,電閃雷鳴的夜里,誰能踏實合眼。
村東頭李大姐家的大棚還沒加固,塑料布被風掀起個角,她正踩著梯子往上爬。
天氣預報說今夜最低溫,魯中山區和半島才11℃左右,其他地兒也不過13℃,白天熱夜里冷,作物最容易鬧毛病。最高溫呢,半島才19℃,日照和魯中山區23℃,其他地兒25℃,忽高忽低的,跟坐過山車似的。更讓人著急的是,明天半島還得接著陰,雷雨陣雨轉多云,其他地兒倒是晴了,可北風又呼呼地刮。
北風4級陣風5到6級,轉頭又變南風3到4級,地里的苗兒被吹得東倒西歪。“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可這會兒種下去的豆子,能經得起這么折騰嗎?我看著村東頭那片剛揚花的玉米地,心里直打鼓,葉子要是被雹子砸爛,今年收成就懸了。
微信群里炸開了鍋,有的說趕緊收晾曬的糧食,有的說快給果樹搭防護網。
可也有人嘟囔,天氣預報準不準啊,去年說有雹子最后沒下,別白忙活一場。
這話剛冒頭就被懟回去,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萬一真來了,后悔都來不及。你別說,這天氣真是越來越讓人摸不透,前幾年哪有這么多妖風怪雨。
就說濰坊那塊,去年夏天一場大風,把成片的玉米吹倒伏,減產了不少。今年這會兒又是雷雨又是冰雹,莊稼人的心啊,就像這忽明忽暗的天,揪成一團。
半夜時分,閃電把屋子照得通亮,雷聲緊跟著砸下來,雨點噼里啪啦打在窗臺上。王老漢披上外套就往外跑,他惦記著地頭那幾壟剛出苗的棉花,怕被雨水泡了。
村口的大喇叭還在響,提醒大家遠離河邊和大樹,注意防范雷電。這雨下得急,排水溝很快就滿了,渾濁的水順著田埂往低處流。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風勢漸漸弱了,雨點也小了,可王老漢睡不著,蹲在屋檐下等天亮。天蒙蒙亮時,他踩著泥濘去地里查看,發現東邊的麥田還好,西邊靠樹林的地方,麥子歪了一片。隔壁張大爺蹲在自家果園里嘆氣,幾棵桃樹的新枝被風折斷,剛結的小桃也掉了不少。
村頭的氣象站傳來消息,這次降雨帶了短時強降水,部分低洼地塊積了水。可也有好消息,旱了半個月的地塊喝飽了水,墑情好了不少,就看作物能不能挺過這一劫。“人算不如天算”,李大姐擦著額頭上的汗,把大棚重新加固好,說不管怎樣,總得跟老天爺較勁。
這場雷雨大風,讓有的人心疼得直嘆氣,也讓有的人咬著牙準備補種。說到底,莊稼人靠天吃飯,可也不能全靠天,該防的防,該救的救,日子還得往前過。只是不知道,接下來的天氣還會出啥幺蛾子,地里的作物能不能順順當當長到收成的時候。
這場突襲的雷雨大風,就像一記重錘,砸在每個莊稼人的心坎上,讓人后怕,也讓人警醒。
到底怎么才能減少這樣的損失,是得多盯著天氣預報,還是得把農田基礎設施建得更牢?
這些問題,在每個經歷了這場風雨的人心里打轉,卻一時半會兒沒個準答案。天漸漸放晴了,可莊稼人心里的陰云,還得等看到作物重新挺直腰桿,才能慢慢散開。至于今晚,或許還有人守在地頭,怕再有啥意外天氣,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