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叔蹲在田埂上,盯著發黑的云層直嘆氣。他家三畝辣椒苗剛緩過苗,稈子還沒扎穩根呢。村頭廣播突然炸開:"今明兩天大暴雨,后山塘壩要盯緊!
"南邊的雨確實瘋。
廣東梅州的老張守著抽水機三天沒合眼,田里積水漫過了秧苗尖,排水溝堵得像腸梗阻。"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可福建龍巖的荔枝花剛謝,夜里一場雹子砸落半樹幼果,果農蹲在地上撿都撿不及。
北邊的天也沒閑著。內蒙古通遼的牧民巴圖冒風加固羊圈,零下5℃的風吹得人臉生疼,三天前他還穿著單衣趕羊吃草呢。石家莊的王大姐看著溫度計直搖頭,前天32℃熱得開電扇,今早15℃又翻出了秋衣,"這天氣比娃娃的臉還善變!
"氣象臺說,7日到9日雨帶還要往南壓,廣東北部、廣西東北部的山溝溝,最怕雨水泡軟了山土。北方呢,冷空氣帶著沙塵掃過甘肅、寧夏,剛露頭的小麥苗被打得東倒西歪,地膜吹得掛在樹梢上晃蕩。最揪心的是次生災害。
湖南湘西的老獵戶都知道,持續大雨后,山體里的"龍脈"會松,往年滑坡前,總有石頭往下骨碌。可有些鄉親還不當回事。江西贛州的阿婆舍不得菜園,偏要冒雨去摘茄子,村干部急得直跺腳:"命比菜金貴啊!
"數據不會說謊。
去年同期,南方某縣因內澇絕收的農田有2000畝,災后補種誤了農時,秋糧減產兩成。
北方的氣溫"過山車"也坑人。
河北保定的大棚戶老李算過賬,溫差超過15℃,西紅柿坐果率掉了近三成,畸形果多到沒法賣。有人說,現在的天氣像脫韁的野馬。
可農活兒等不得天啊!湖北荊州的種糧大戶咬咬牙,調來了五臺抽水機,"就算拼了命,也要搶在暴雨前挖通排水渠。"我個人覺得,咱農民靠天吃飯,可不能被動等天。
政府的預警發得早,咱自己的防范也要跟上,該轉移的轉移,該加固的加固,別等災禍來了才后悔。這場南北都不省心的天氣,就像一場大考。
南邊考排澇,北邊考抗風,可不管啥考題,提前準備才是硬道理。"人勤地不懶",但前提是先保住地里的苗、圈里的畜。至于這天氣為啥越來越折騰,或許值得每個人多想想——咱們對土地、對氣候,是不是該更敬畏些?
留白的是,等這輪風雨過去,南邊的早稻能不能趕上補栽時節,北邊的牧區草料夠不夠扛過這場倒春寒,都讓人心懸著。但有一點清楚:只要咱不慌不亂,跟著預警走,把能做的防護做到位,再難的坎兒也能挺過去。
畢竟,種地養畜這些年,咱啥樣的天老爺沒見過?關鍵是別掉以輕心,別讓一時的大意,毀了大半年的心血。這場天氣大戰,咱農民得拿出十二分的精氣神,跟老天爺好好掰掰手腕。
說到底,日子是咱自己的,地是咱自己的,護好這一畝三分地,就是護好咱的飯碗。
至于往后的天氣會不會更怪,咱一邊防著,一邊也得琢磨:有沒有更多法子,讓咱面對天災時更有底氣?這,或許是比眼下這場風雨更長遠的考題。但眼前最緊要的,還是那句話:聽預報,早準備,保護好自己和家業,比啥都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