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看到一個好消息了,我算是事后才看到,關于大西洋環流的改變,來自《自然》雜志發布研究指出:
科學家使用了34個極端氣候變化場景的不同計算機模型的模擬,以查看AMOC本世紀是否會崩潰,結果數據顯示,沒有模擬顯示在2100年之前發生了全面關閉。
這說明什么?那就是地球的小冰河時期,地球進入極寒時期,不太可能那么快到來!
當然,這也讓很多人想到了,此前也有研究指出,最快2025年(2025年后的任意時間崩潰)北大西洋環流有可能出現崩塌的跡象,反正怎么說呢?
只要這個大西洋環流出現崩塌,那就可能帶來氣候的巨變,這趨勢沒有改變。
并且在這一次的研究之中,雖然說沒有跡象表明其崩塌,但它的減弱,也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可能導致不尋常的氣候變化,會帶來什么呢?下面就詳細看看。
地球極寒要來了?新研究:大西洋環流暫不崩潰
的確,大西洋環流的影響非常大,只要出現崩塌,那過后就很嚴重,因為它對西歐與北歐氣候有明顯增溫增濕作用,每年向西歐與北歐每公里海岸輸送相當于燃燒6000萬噸煤釋放的熱量。
使沿岸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性氣候,并且一直延續到極圈內,1月份平均氣溫要比同緯度亞洲與北美洲的東海岸高出15~20℃,從而使北歐盛長混交林及針葉林,巴倫支海西南部終年不封凍。
然而,如果沒有它的輸送之下,此前研究也明確指出了,這將會導致歐洲等大部分區域處于極寒的狀態,從而在進一步的連鎖效應之下,會導致整個地球系統出現崩塌,大氣環流的局面,最終導致地球出現極寒的模式。
所以,很多研究也指出了,如果北大西洋環流出現崩塌,最終可能導致地球進入小冰河時代,進入極寒的模式。
不過,這一次研究雖然看到了其北大西洋環流的改變,但通過數據模擬顯示,暫時北大西洋環流不會出現崩塌,科學家們在稱為Sverdrups(傾覆的流函數)的單元中測量了北大西洋環流(AMOC)強度。
并且聲稱——AMOC現在約為17個Sverdrups(傾覆的流函數),比2004年左右下降了2個,每十年下降了約0.8個。
然而,在AMOC關閉的定義之下,通過34個極端氣候變化場景之下進行模擬指出,只有3個是低于5個Sverdrups(傾覆的流函數),并不是0。
所以,這說明了其AMOC關閉并不會那么快發生,也就跟此前說的,最快可能在2025年(2025年后的任意時間崩潰)崩塌不一樣了,并且指出,沒有模擬顯示在2100年之前發生了全面關閉。
所以,地球的極寒不會那么快到來。當然,雖然這一份研究是這樣說,但其實關于AMOC關閉的問題,一直都在爭議之中,到底會如何發展,這都是未知數。
同時,一個問題大家是比較明確的,那就是它的減弱,這一現象是存在。
AMOC減弱,后果也很嚴重
的確,雖然不會崩塌,但是它的減弱,就可能帶來大轉變。
因為它是氣候變化的一部分因子,這一次研究也說明了,對過去和將來的AMOC變化影響,對生態系統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學有影響,包括農作物的損失和魚類儲備的變化,畢竟它的推動性還是存在的。
相對來說,作為全球的巨大環流系統之一,也將帶動整個氣候的巨變,就算是減弱了,也會推動其變化,這就是后果,也很嚴重,氣候系統的不穩定性嘛,這個跟上面說的崩塌局面,其實就是“一類型”的。
當然,其實從根源上來講,AMOC減弱或者未來出現的可能性崩塌,那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其實就是全球變暖的問題。
全球變暖是導致它改變的主要因子,而且全球變暖還在繼續,這才是最為關鍵的。2023年,人類創造了史上最熱一年,2024年依然保持更熱的狀態.
同時,從2025年1月的變化情況來看,就算是拉尼娜的發展,都沒有緩解期氣候變化,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發布的報告:
上月(2025年1月)的全球平均地表氣溫為13.23℃,比工業化前的平均氣溫高出1.75℃,這是自1940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月份。
所以,這氣候變暖從數據上來說,是越來越突出了,就算是沒有北大西洋環流的問題,其實全球變暖也在導致氣候巨變,帶來的后果都很嚴重,極端性的高溫,降雨,風暴等發展,都在推動全球的氣候變化模式,這是很多人可以看到的事實。
而且,這才有一項研究指出,那就是人類已經突破了“1.5度氣候臨界點”,未來這樣的臨界點如果成為常態化的話,那意味著人類走向氣候的邊緣化已經很明顯了,這也將導致地球氣候更多系統轉變。
難道氣候變化已經不可逆轉?
的確,這樣的氣候變化著實讓很多人擔心,但相對來說,也并不是說徹底沒有改變的機會,就看人類愿意不愿意,你說溫室氣體排放在不斷增加,就算是其他方面努力,那也是徒勞,畢竟這才是關鍵。
而且,世界排放最大的國家之一,美國已經徹底退出了巴黎協議。一邊排放,一邊維護,你說這可能好起來嗎?
所以,其實從趨勢來看,人類的確難以逆轉氣候的發展趨勢,除非全球人類一起努力,都來進行維護,這才有希望,但這一步真的是太難了,畢竟世界的變化格局大家都知道。
很多人應該也知道,其古特雷斯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峰會上表示:“人類只有一個選擇:要么合作,要么滅亡。”他補充道:“這要么是氣候團結公約,要么是‘集體自殺公約’。”這么強烈的警告都發出來了,你說有人改變,有人聽嗎?
其實聽的始終都會維護,不聽的,始終都沒有維護,這就是差異化,無法一起,那基本上也就很難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