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上午,以“運河夏意·萬物并秀”為主題的第十四屆“中國二十四節氣·人類非遺半山立夏”民俗活動在大運河杭鋼公園舉行。
據了解,2025年半山立夏民俗活動首次成為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浙江省文物局聯合組織的“民間民俗 多彩浙江”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之一,匯聚起更多力量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主動講好運河故事、非遺故事,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更廣。
建筑會說話:讓世界看到中國非遺之美
據了解,今年半山立夏民俗活動首次從半山立夏非遺廣場移到大運河杭鋼公園舉行。該公園從杭州鋼鐵廠蝶變而成的,由獲得2025年度普利茲克建筑獎的劉家琨所設計,是一個集工業遺存保護、文化傳承與現代都市生活融合的生態時尚潮流文化公園。今年的半山立夏民俗活動以“工業遺存+非遺+潮流”的模式,為市民和游客創造獨特的文化體驗場景,實現傳統民俗與潮流文化的跨界碰撞。
今年活動除了開幕式,還有“尋味立夏·萬物并秀”杭州市非遺民俗巡游展演活動,現場開展稱人、斗蛋、立夏嘗新,烏米飯、七家茶免費品嘗,繪泥貓體驗、草鞋編織等活動,更有“非遺競秀·運河有喜”花傘市集等你來逛,非遺工坊手藝市集邀請到了王星記扇、木版水印、土布紡織、天竺筷等傳統技藝類項目展銷及互動體驗,中醫骨傷療法、張同泰手工泛丸、養生茶飲等傳統醫藥非遺項目展示,還有傳統醫藥非遺傳承人及杭州市名中醫開展義診及養生科普。
值得一提的是,原創童歌《大運河的夏天》、原創魔術《立夏的滋味》、原創舞蹈《貓臨天下之擁抱當“夏”》、國風走秀《夏》等系列反映杭州半山立夏和運河文化的原創文藝節目也精彩亮相,讓廣大市民游客感受到濃濃的夏意。
巡游增活力:夏天攜手民俗來到我們身邊
今年的立夏民俗活動一大特色是以“尋味立夏·萬物并秀”為主題的杭州市非遺民俗巡游展演?;顒右潦?,激昂的二十四節令鼓轟然奏響,鏗鏘有力的節奏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流轉,也拉開了這場巡游的精彩序幕。隨后,由300多人組成的10大特色巡游方陣依次亮相,沿著大運河杭鋼公園的巡游路線前行。
據介紹,舊時半山娘娘廟就有立夏禮俗,2017年重新恢復了送春迎夏儀式,立夏當天民眾身著紅色傳統服飾,禮敬炎帝、祝融和半山娘娘,迎接夏天的到來。2025年巡游加入了杭州市的多支特色非遺隊伍,展現絢麗的夏日民俗。開道的是送春迎夏方陣,由半山立夏習俗代表性傳承人領頭,大纛旗、開道鑼、沖鋒鼓、燈籠、肉鼎提燈等隊伍緊隨其后,立夏嘗新方陣展現各類立夏美食,還有蠶花姑娘方陣、歇夏安康方陣等,生動演繹著立夏時節的傳統習俗。
來自臨平的滾燈方陣、余杭的鸕鳥鰲魚燈方陣、建德的李村抬閣方陣、臨安的吳越雄獅方陣、余杭的高頭竹馬方陣以及帶著各自地域的特色民俗文化齊聚一堂,舞龍舞獅、抬閣巡游,精彩紛呈,將活動氛圍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隊伍最后是小小傳承者隊伍,大手拉小手,表現著非遺的代代相傳。
此次巡游將運河風光與立夏民俗完美結合,不僅讓市民游客領略到了傳統民俗的獨特魅力,也為市民游客帶來一場集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美景于一體的視聽盛宴。
泥貓來添福:“貓臨天下”承載運河文化“圈粉”
半山泥貓習俗是當地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雙面”泥貓鎮鼠,承載著舊時蠶農祈求蠶花興旺、家業安康的美好愿景。如今生產生活方式改變,但半山泥貓的美好寓意不變,近年來拱墅區圍繞“貓臨天下”開展創意設計和相關活動,泥貓已成為大運河文旅新IP形象,是每年立夏節上必不可少的吉祥物。
活動現場“貓臨天下·泥貓駕到”“泥貓到手·鴻運當頭”等主題隨處可見。今年立夏民俗活動開幕式現場進行了“泥貓筷走運”非遺聯創產品的創意分享,將泥貓化身筷架,與天竺筷進行組合,成為生活中的日用品。另外,活動現場還發布了“一河串百藝”非遺創新大賽,聚焦京杭大運河非遺,依托“貓臨天下”品牌,以“貓臨天下·泥貓駕到”為主題,分為“貓臨天下”IP設計及“泥貓+”“泥貓×”非遺聯創設計兩個賽道,大賽最高設置萬元大獎,希望通過大學生、年輕設計師的創新設計思維,為泥貓賦予新的生命,推動非遺的傳承與創新。
(中國日報浙江記者站 陳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