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高考志愿填報中,“就業為王”越來越成為一些考生的準則。面對“讀本科還是上高職”這個以往不成問題的問題正在變成一道選擇題。而與此相對應的是部分高職院校錄取分數線遠超本科線,僅在2024年,就有56所高職院校投檔線超本科線,其中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就是典型代表。
作為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深圳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公辦全日制高等院校,深信院從“出身”就高于其他高職院校,近年來,更是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2023-2024學年學生共獲得國際和國家大賽獎項39個,辦學能力十分突出,也成為近年來考生和家長重點關注的優質院校。
而這一點在分數線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據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深信院歷史類最低分為466,高于本科分數線38分;物理類最低分為477,高于本科分數線35分。可以看到,不管是歷史類還是物理類,深信院都遠遠的將同類型高校甩在后面,甚至可以和部分本科院校相不僅,而這種“超越”不僅僅體現在分數線上,更多的是學子在就業市場上的“破壁”。
據悉,該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五年保持97%以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熱門專業甚至實現100%就業。這種市場號召力源于其“產教科”深度融合的育人體系——與華為共建的ICT學院引入鴻蒙系統開發課程,學生在校期間即參與企業真實項目;與中芯國際聯建的芯片工藝制造VR仿真實訓基地,讓集成電路專業學生未畢業已掌握7納米制程技術,牢牢掌握市場前沿技術,這種從技能培養到職業通道的全鏈條設計,使得深信院畢業生入職世界500強比例達16%,部分學生手握多個offer,徹底顛覆了“高職生=流水線工人”的刻板印象。
“出口旺”“口碑好”“創業強”成為了深信院學子的“名片”,而這背后離不開與國家和地方的重點部署相呼應的專業設置。據悉,深信院構建了職業教育全國最完備的電子信息類專業體系;開設了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工業軟件、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現代移動通信等信息類為主的54個專業,對應了廣東省“雙十”戰略性產業集群中的6大集群,其中,70%聚焦電子信息領域,每年投入2000萬元用于專業迭代。這種與時俱進的專業設置,畢業生成為粵港澳大灣各大企業的“搶手資源”也不足為奇。
近年來,職業教育蓬勃發展,尤其是國家在職教領域的改革措施落地,讓職業教育有了更大吸引力。而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這種在畢業生求職、晉升方面都屬于“天花板”的院校,自然在近年來高考錄取中備受歡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