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復旦大學發布消息,該校經濟學院改革再升級,開啟“本博融通”育人時代。
作為國內頂尖的經濟學人才培養高地,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十余年來改革創新——從2019年啟動本科生“2+X”培養模式,到2022年開設“國際貿易+大數據”本科雙學位,再到2025年即將啟動的本博融通班,始終立于時代潮頭。
復旦教育教學改革3.0版的點睛之筆,莫過于“本研融通”的全面推進。對經濟學院而言,核心舉措便是設立“數理經濟拔尖班(本博融通)”。該班致力于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突出、創新能力顯著”的國際化、研究型人才,面向理科試驗班(相輝學堂)及經濟學類專業開放遴選,入選者100%具有保研資格。
本博貫通班的前身為2005年創立的數理經濟班。多年來,數理經濟班以嚴謹的數理培養和小班化模式著稱,對學生的數理基礎有較高要求。“我們本身就是一個文理交叉的存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強調。
據悉,2009-2024屆數理經濟班畢業生平均深造率和就業率達100%,其中平均國內深造率約為35.9%,平均國外深造率約為46.5%,平均直接就業率約為17.6%。數理經濟班的人才培養經驗,為本博融通奠定了堅實基礎。新項目將延續數理基礎、國際化教學與導師機制,并計劃通過前沿講座等方式進一步提升課程質量和廣度。
近年來,國際貿易學科招生與就業壓力凸顯。2022年,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主動破局,與大數據學院攜手,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雙學位項目,針對中國制造業發展帶來的保障大宗資源和交易安全的需求,培養既熟悉大數據技術又了解國際貿易規則的人才。2024年,學院再度發力,推出“經濟學+人工智能”雙學位,2025年還將推出“財政學+人工智能”、“藥學+經濟學”等本科雙學位項目,數字經濟、智慧稅務專碩項目已正式獲批。
國際交流同樣深入推進。依托復旦與新加坡管理大學正式合作協議,學院計劃推出經濟與計算機科學研究生雙學位項目。復旦負責經濟和管理課程,新方提供人工智能、區塊鏈、加密幣等前沿課程,學生將有機會親赴新加坡深造。同時,籌建數字經濟系、拓展與海外頂尖高校合作已提上日程,進一步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
秉持“壓縮水課、淬煉金課”的原則,經濟學院全方位推動課程迭代升級。近年來,學生培養方案中的課程學分總量降至歷史新低,二級學科基礎課程全面貫通。2024年起,經濟學類專業實施自由分流,讓學生真正擁有選擇心儀專業、發展方向的自主權,避免因專業壁壘限制成長空間。
學院本科培養體系“2+X+Y”中的“Y”,代表學院給予學生的無限探索空間——實習實踐、海外交流、地方調研,賦予個體自主探索、成長的無限可能。
來源:復旦大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