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臟作為當前最復雜、精密的醫療器械之一,被譽為“醫療器械皇冠上的寶石”。
在醫療科技領域,人工心臟的發展宛如一場波瀾壯闊的史詩。從早期的搏動式人工心臟,到如今以全磁懸浮技術為代表的先進產品,每一次技術迭代都關乎著無數終末期心衰患者的生命希望。
而在這場關乎生命的科技突圍中,外資與國產企業正展開激烈角逐,市場格局不斷重塑,價格、技術、資本等多重因素交織,推動著整個產業以中國速度重構規則。
4月18日,國家醫保局召開會議,再次重點提到對于人工心臟等項目要大幅降低患者個人負擔費用,為2025年人工心臟國內市場注定激烈的角逐添加了一個背景音。
01、天價“心臟”,醫保率先買單
對于患者而言,目前人工心臟領域最大的難題就是價格。雅培的HeartMate 3售價最高,約150萬。國產人工心臟價格約五六十萬,輔助泵加上手術費用為80萬-100萬。例如,永仁心的植入式左心室輔助系統標價為69萬元,總價市場參考為99.8萬元。但作為曾經的天價項目,人工心臟目前也走入新的價格周期。
2022年6月14日,廣東省醫保局發布的《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醫用耗材目錄(2022年)》中,明確“心臟輔助裝置”作為心臟外科類材料被準予使用醫保基金支付。
隨后,2023年12月28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心血管外科王曉武教授團隊聯合廣東省人民醫院吳敏教授患者成功植入第三代Corheart?6,實施第一例植入,據了解納入醫保后可以報銷一半費用。
2024年4月,據江蘇新聞報道,人工心臟已被納入了無錫職工醫保報銷目錄,患者只需承擔20%左右的費用。
2024年9月,北京安貞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四家醫院移植“人工心臟”可以醫保報銷,植入式心室輔助泵安裝術、心室輔助泵及導管固定裝置被納入北京醫保甲類報銷。
進入醫保后,人工心臟報銷后自費約20-30萬元。在地方試點基礎上,2025年3月,國家醫保局編制印發《心血管系統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在全國范圍內統一新增“心室輔助裝置植入費”“心室輔助裝置取出費”“心臟植入式裝置適配費”等價格項目。而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在分享會活動上稱,這一政策分別解決了人工心臟植入、取出以及術后調適三個關鍵環節的收費問題。
該立項,已在北京、天津、寧夏三地落地。4月1日,天津市醫保局率先對接制定政府指導價,明確了人工心臟的植入收費13000元,取出收費6500元。隨后,國家醫保局與天津航天泰心、深圳核心醫療、重慶永仁心和蘇州同心醫療以及雅培逐一溝通,引導企業適當下調“人工心臟”的終端掛網價格。
據《財經》記者從業內了解,雅培人工心臟HeartMate 3?沒有明確降價,航天泰心承諾降價10萬元至49.9萬元/套,其他國產人工心臟降價幅度較小,價格優勢也讓國產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由此,算上住院費、醫藥費等,一場人工心臟植入手術費用從百萬級別下降到70萬元。一位人工心臟生產商負責人在接受《財經》采訪時介紹,這個價格已經相對來說接近底價。
永仁心醫療CEO閻華曾表示,價格之所以這么高,原因之一是耗時耗力。以制造人工心臟核心部件血泵為例,打磨不能完全機械化,需要手工,每打磨一個血泵要300個工時,這還只是打磨一項。
4月18日,國家醫保局再次召開“醫保部門助力科技創新”分享會,其中再次重點提到對于人工心臟等項目要大幅降低患者個人負擔費用。
70萬元到普惠,人工心臟降價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02、外資VS國產,為“心”而戰
最早期人工心臟采用一個橡膠囊模仿心臟的收縮、舒張動作,稱為“搏動式人工心臟”。80年代后期,由Richard Wampler發明的Hemopump首次用于臨床,開啟了現代人工心臟的歷史。首批在美國成功上市銷售的長期人工心臟包括雅培的HeartMate II(滑動軸承類)和美敦力的HVAD(磁液懸?。?/p>雅培、美敦力這兩款產品基于不同的核心技術,但都具備良好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但是,這一代人工心臟受限于核心技術的不足,導致泵內血栓、腦卒中、異常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隨著雅培HeartMate 3于2017年8月、2018年10月分別獲得FDA的中短期、長期使用的上市許可后,雅培的老一代產品HeartMate II自然隱退。另外,美敦力公司因不敵與HeartMate 3的競爭,于2021年6月宣布停止銷售HVAD。因此,全球VAD市場已基本上由HeartMate 3壟斷。
從植入后生存比例來看,雖然全磁懸浮LVAD上市時間較晚,但是目前數據最優,幾乎跟心臟移植的存活率相當(植入5年,生存率達到77%)。而機械軸承產品及磁液體混合懸浮,植入5年生存率分別為46%、48%,患者植入后生存比例較低。
圖:4種晚期心衰治療方式療效對比(來源:德邦研究所)
目前,美國全磁懸浮人工心臟使用比例已經超過90%。自2017年美國FDA批準上市以來,雅培的HeartMate 3?全球累計植入量已超過33000例。
相比之下,中國,2019年以前,人工心臟領域可謂是一片空白。
2019年8月,永仁心人工心臟EVAHEART I獲批,成為中國首個人工心臟產品,開啟了中國人工心臟時代。
目前,國內總共有6家企業(5家國產、1家外資)7款產品獲批,其中采用全磁懸浮技術的共有三家國產。
永仁心成立于2014年,但其產品最早于2011年率先在日本上市銷售,最長輔助時間長達10.5年。
EVAHEART 1產品目前已經在美國成功取得IDE許可,在歐洲取得CE認證。2024年2月,EVA-Pulsar再次獲批,成為國內第二款可長期治療的人工心臟。EVA-Pulsar目前在美國與HeartMate3進行頭對頭的COMPETENCE臨床對比試驗。早期結果顯示:二者生存率及心衰恢復效果沒有顯著性差異,但EVA-Pulsar90天的無卒中生存率(100%)明顯高于HeartMate3(62.5%)。
未來,國內的長期應用上永仁心與雅培大概率會展開激烈的搏殺。核心醫療成立于2016年,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布局植、介入人工心臟的企業,其Corheart 6于2023年6月獲批,是全球體積最小、重量最輕的LVAD人工心臟。同心醫療成立于2008年成立,其自主研發的慈孚植入式左心室輔助系統(慈孚VAD)為中國首個獲批上市的擁有完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磁懸浮式VA。
其人工心臟CH-VAD/慈孚于2021年11月獲批。航天泰心成立于2016年,其“火箭心”—HeartCon型人工心臟于2022年7月獲批。
心擎醫療則成立于2017年,人工心臟MoyoAssist于2024年獲批,值得注意的是其介入式人工心臟NyokAssist?目前獲得FDA“突破性設備”認定,成為國內首個獲此認定的介入式人工心臟。
03、國產五小龍,誰將領跑
目前,國產這5家人工心臟企業,迄今,還未有一家上市公司。從進度來看,核心醫療跑的最快。2023年4月11日,證監會官網披露,核心醫療已經進行上市輔導備案登記,并且證監局已經受理,擬IPO。
其目前已經進行4輪融資,最近的一次是2025年4月24日,完成超1億美元D輪融資,由正心谷資本、君聯資本、阿美風險投資旗下Prosperity7 Ventures(P7)、基石資本等聯合領投、德聯資本及聯新資本跟投。
此次融資也是2025年來國內創新醫療器械領域最大的一筆融資。在當前融資市場整體偏冷的背景下,核心醫療憑借其在人工心臟的表現,成功吸引了國內外眾多知名投資機構的目光,作為第一個上市的“中國心”,永仁心在2021年6月7日,被Vivo Capital投資數千萬美元控股收購。
2023年3月9日,永仁心醫療宣布完成近1億美元的A輪融資。2023年12月31日,永仁心醫療完成A+輪融資,具體融資金額未披露。
由涌鏵投資領投,上海納米創投跟投。航天泰心在2023年11月,完成數億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星潤海河、星潤資產,本輪融資金額在本年度所有A輪融資中排名前20%。
另外兩家同心醫療于2021年8月完成數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心擎醫療在2023年2月完成C+輪融資。從競爭來看,國內五家主力廠商已形成差異化格局。核心醫療的爆發式增長背后其技術優勢。Corheart 6采用了突破性的軸向全磁懸浮設計與控制技術,相比同類產品,具有更小、更輕、更優的特點。
全磁懸浮左心室輔助系統Corheart?6
根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醫院披露數據顯示,自核心醫療的Corheart?6于2023年6月獲批上市后,中國LVAD近兩年植入量實現翻倍增長。2017年至2024年間,全國187家醫院累計完成LVAD植入手術1,446例。
以終端植入量計,Corheart?6在2024年全年的全國市占率達到46%,位居行業第一,其截至2024年末累計植入量亦位居行業第一。截至目前,Corheart?6的累計臨床應用量已超700例。
2025 同濟國際心血管大會(TICC)此外,核心醫療于2024年5月在歐洲成功完成首例臨床試驗入組,成為中國首個在海外開展臨床的人工心臟企業,公司自研的創新一體化全磁懸浮雙心室輔助系統DuoCor?已同步開展全球臨床。
永仁心作為賽道先行者,其第一款產品2019年就獲批,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獲批兩款的人工心臟企業。
左:EVAHEART I 右:EVA-Pulsar?
目前,其通過EVA-Pulsar與雅培HeartMate3的頭對頭試驗展現國際競爭力,其90%無卒中生存率的臨床數據,為后續市場爭奪積累關鍵籌碼。航天泰心雖起步稍晚,但其人工心臟HeartCon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和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共同研發。
HeartCon屬于目前第三代植入式磁液懸浮心室輔助裝置,該裝置采用磁液雙懸浮、泵機一體化、系統雙冗余的技術方案,具有體積小、質量輕、低溶血、少血栓的特點。
HeartCon此外,公司正在研發的第二代植入式人工心臟——HeartConⅡ,為全球首款無有源磁懸浮軸承和位置傳感器、重量最輕、體積最小的第三代全磁懸浮血泵,預示著重構市場格局的潛力。
同心醫療采用的則是新一代磁懸浮技術,旗下CH-VAD植入式左心室輔助系統于2021年11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成為我國首個正式上市的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打破了雅培的壟斷。
CH-VAD該產品在血液相容性、植入侵犯性、防感染性等關鍵性能指標上有最新突破,同心醫療獲得了技術突破者的國際聲譽,持續展現全球技術和市場領跑者的實力。
心擎醫療則基于MoyoAssist?全磁懸浮離心泵技術平臺,打造了最新一代的體外膜肺氧合系統(ECMO),基于同一控制平臺,打造了世界最小微創介入式人工心臟,且成為了唯一一款同時拿到中美“雙創新”的人工心臟產品。
MoyoAssist
可以說,國產人工心臟的突圍之路,是技術突破與資本助力的雙輪驅動。
然而,在這場"中國心"的競速賽中,技術優勢僅是入場券,如何打破終端價格壁壘,讓更多終末期心衰患者觸達,才是決定市場終局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