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日本農林水產省28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市場上一袋5公斤裝大米均價為4220日元(約合215元人民幣),連續16周創新高。警方通報,該國多地近期頻發“半價米”騙局,導致不少民眾被騙錢財。
農林水產省對日本全國1000多家店鋪米價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日的一周內,一袋5公斤裝大米均價為4220日元,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這也是農林水產省開始統計這一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
韓國廣播公司發布的一段視頻顯示,在首爾一家超市的大米售賣區,幾名日本女性在選購大米。她們說,當地米價約是日本的一半。
一名日本游客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在韓國買米的經歷。她自稱是中年家庭主婦,本月早些時候從菲律賓宿務出發,在首爾停留時買了4公斤大米和5公斤糙米。她寫道,10公斤大米在日本售價約8000日元(約合409元人民幣),在韓國只賣約3000日元(約合153元人民幣),“日本米價太高了”。
日本超市(資料圖)
為緩解流通緊張、平抑米價,日本政府從3月下旬起向市場投放儲備米。不過,由于投放量與投放范圍有限,加之儲備米從投標到擺上貨架的整個流通過程耗時較長,目前儲備米還未對大米零售價產生明顯影響。
2024年夏季以來,受極端高溫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響,日本米價持續上漲。農林水產省最初對投放儲備米持謹慎態度,并預計新米大量上市后米價會穩定在一定水平。然而,米價上漲的情況并未得到有效緩解,新米上市后日本米價依舊居高不下。
由于大米缺貨,在日本全國范圍內,多家大型連鎖超市再度祭出了“限購”、提價、以小袋裝出售等應對措施。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實地走訪發現,4月15日以來,在日本福岡縣,Sunlive、Reganet Cute等連鎖超市相繼貼出了“每家限購一袋”的告示,甚至有部分超市門店的大米貨架近乎“空空如也”。
日本政府調用大米儲備(資料圖)
在很多餐館,以前可以免費添飯,現在是每人限供一碗米飯。大阪的部分地方,從下學期開始,把公立學校米飯供應的次數從每周3次減少到2次。這樣一來,學生吃面包的天數比吃米飯還多。
據日本總務省25日發布數據顯示,東京都區4月大米價格同比上漲93.8%,連續7個月刷新有可比數據以來最高紀錄。這帶動了與大米相關食品價格的上漲,其中,飯團同比上漲15.8%,外食壽司上漲8.3%。除生鮮食品外的食品價格4月整體上漲6.4%。
成田國際機場檢疫官員說,去年夏季前后,越來越多的日本游客從印度和泰國等亞洲國家回國時帶回大米。日本米價自去年夏季開始持續上漲。為平抑米價,除拍賣儲備米,日本政府還開始從海外進口大米。
韓國官員4月23日表示,由于日本國內大米價格持續上漲,越來越多日本游客在韓國購買大米帶回國。
《韓國時報》援引多名分管零售業事務的官員的話報道,最近幾周,越來越多日本游客在首爾的超市里采購大米。
儲備米(資料圖)
站在大阪道頓堀的米店前,73歲的店主鈴木健太郎望著空蕩蕩的貨架感慨:"我經歷了昭和年代的糧食危機,但這次完全不同。"的確,當氣候變化、人口結構、貿易政策三重壓力交織,日本大米危機早已超越單純的供需失衡,成為透視現代農業脆弱性的棱鏡。對于這個將"稻米之神"供奉在心靈深處的民族而言,如何守護"一碗白飯"的尊嚴,將是比應對經濟衰退更艱巨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