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價漲瘋了!2公斤米2400日元,換算人民幣122元,4斤米30多塊一斤。
帖子里的購買力挑戰剛開頭就敗了,網友直呼“這米是金子做的?”。
更離譜的是,日本大米連續16周漲價,勢頭沒見弱,學校午餐米飯從每周三次減到兩次。偷糙米被捕、米袋塞定位器的新聞冒出來,有人調侃“現在偷米比偷錢風險還高”。
日本媒體甩鍋中國電動車,說用磷導致化肥貴,進而米價漲,這理由聽得人直搖頭。去年日本大米明明增產,出口量還漲了,米價卻越漲越兇,問題到底出在哪?
答案繞不開日本農協——90%農民是會員,控制種植、收購、銷售全鏈條。富良野網紅瓜農賺了1億日元,第二年瓜田怪事不斷:灌溉跳閘、水源被投藥,6600個甜瓜全爛地里。
評論區一堆賬號刷“脫離農協活該”,警察查案不是監控壞了,就是不肯深究,瓜農有苦說不出。山形縣農民種心形櫻桃,顏色形狀必須像愛心,營養液咋打都得聽“專家”的,貴得離譜卻沒人認。不想種?
不行!
日媒叫這“農協橫領”,翻譯過來就是農協明搶,手段比黑社會還狠。農協咋能這么橫?
二戰后農民窮怕了,美軍推動土改,農協幫著采購農資、協調儲備,成了救星。可壟斷組織都有通病,壯大了就自肥,門閥家族占著利益,農民從“主人”變“工具”。
去年農林中央金庫炒美債虧了1.5萬億日元,轉頭就拉高米價,拿老百姓填坑。日本10個去世的人,1個后事是農協殯葬部辦的;農村水電、醫院、學校,全被農協攥在手里。
政府放了21萬噸儲備米,米價還是不降——農協卡著渠道,米根本到不了老百姓手里。
美國四大糧商全球賣糧,到日本卻碰了壁,700%的關稅像堵墻,最高時778%,特朗普看了都咋舌。農協嘴上說幫農民,實際壓低收購價,從政府套扶持金,農民賺不到錢,紛紛外出打工。2023年日本農業人口116萬,平均69歲,60歲以下的才24萬,種地的越來越老、越來越少。
農協銀行放的助農貸款越來越多,產量卻沒變,補貼不是鼓勵多產,是補貼減產——米貴才能多賺。
種水稻的地不能超過60%,改種經濟作物有補貼,這跟“改稻為桑”有啥區別?2024年極端高溫、供應鏈沒恢復,加上炒股虧了錢,米價徹底失控,農協就會打嘴炮。超市進口美韓大米應急,日本新聞搞實驗說“日米口味吊打外國米”,網友氣笑:“物價漲成這樣,誰管你好不好吃?
”農協從農民救星變成壟斷巨頭,政府拿它沒轍,老百姓米袋子越來越緊,這日子啥時候是個頭?日本農協還能橫多久?普通百姓的米價啥時候能降?
這些問題,現在誰也給不出準信兒。關注天氣號,咱們接著聊全球農業那些事兒,數據僅供參考,具體以官方通報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