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視頻最近推出了“茶文化探尋”的專題短視頻,詳細介紹了福建茶文化的歷史脈絡。中國是茶的故鄉,福建武夷山是產茶盛地,武夷巖茶也頗負盛名。在茶的世界里,巖茶以其獨特的韻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一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武夷山的下梅村,將軍令大紅袍深受百年茶文化熏陶,萬里茶道源點茗茶,傳承茶文化的同時也繼承著正統巖韻基因,具備獨特的巖茶巖韻。
茶韻飄香續寫東方雅韻
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富有福建文化特色的國禮茶禮盒作為文化使者亮相國際舞臺,其中就包括武夷山大紅袍。此后,武夷巖茶頻頻出現在接待外賓的重要場合,逐漸成為傳遞中國特色外交理念的重要文化符號。武夷山大紅袍以其“巖骨花香”的獨特風味與“和合共生”的東方哲學深度融合,生動詮釋了中國茶文化的深邃魅力。近期“何以中國·閩山閩水物華新”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也讓更多人走進武夷山下梅村,傾聽來自下梅村與萬里茶道的百年回響。
在國際外交場合中,武夷山巖茶的每一次亮相都是一次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它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情感的紐帶,連接著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的人們。通過觀茶品茗,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可以感受到中國茶文化的魅力,體驗到東方哲學的深邃。
武夷山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其丹霞地貌與獨特生態孕育了巖茶的靈魂。武夷山的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山巒起伏之間云霧繚繞,土壤肥沃富含礦物質,為大紅袍的生長提供了絕佳的條件。武夷山茶樹生長在巖石縫隙之間,吸收了巖石的精華,形成了獨特的巖韻。將軍令大紅袍正是在武夷山下梅村這種優越自然環境下生長而成,其茶葉品質自然非凡。
將軍令大紅袍延續“巖韻”正統基因
在武夷巖茶的眾多茶品牌中,源自萬里茶道起點下梅村的將軍令大紅袍,正以“守正創新”之姿續寫傳奇。公元1730年,晉商開拓萬里茶道,茶葉自萬里茶道源點下梅村出發,一路抵達俄羅斯。這條貫通南北的茶貿易之路因茶相交接續百年,將軍令順勢而生。將軍令大紅袍原葉生長于武夷山核心產區“三坑兩澗”的慧苑坑百年老樅基地,凝聚著正巖茶特有的“巖韻”基因。
將軍令大紅袍嚴格遵循400多年武夷傳統制茶工藝,擁有國內先進制茶設備和第二代大紅袍制作工藝傳承人,具備業內領先的茶葉生產、科研能力。將軍令大紅袍還擁有6000多平米的精加工基地和兩個配套加工基地。專業設備搭配傳承技藝,為將軍令大紅袍的優質品質提供了保障。
將軍令大紅袍在武夷山不僅擁有優越的自然產茶環境,更有文旅資源的環境升級加持,武夷山的茶文旅融合效益近幾年提升明顯。茶文化鑄魂、茶產業筑基、茶科技賦能更是貫穿武夷山的“三茶”統籌實踐,在自然+人文的優越環境下,將軍令大紅袍的茶品質、茶文化得到了更好地發展。
從國宴茶敘的鎏金杯盞,到下梅古村的裊裊茶煙,武夷巖茶正以“傳統與現代交響”的獨特姿態,架起連接歷史與未來的文化橋梁。而將軍令大紅袍作為其中的時代注腳,既傳承著晉商“匯通天下”的開拓精神,又以創新基因詮釋著中國茶的永恒生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