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滯了近一個月的長和港口交易,又有了新動向,日前美媒曝料稱,這筆交易將被拆分成兩部分后再進行,美國想玩偷梁換柱那一套,不過被中國一眼識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給李嘉誠的公司下了條死令。
上月底,因為受到各方關注,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長和與貝萊德暫停了交易。
不過當時就有人預測,這筆交易只是暫停,不是告吹,果不其然,后續方案真的來了。
據外媒披露的信息,新的交易方案內容大致是這樣的:貝萊德可能不再是交易另一方的牽頭者,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一家意大利企業TiL,將牽頭和長和交易,拿下長和運營的43座港口。
然后貝萊德再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從TiL手里拿下巴拿馬運河兩端兩處港口的控制權。
也就是說,原本涵蓋43座港口的交易被分成兩部分,41座港口被TiL收入囊中,美國最中意的兩座港口落入貝萊德手里。
新的交易方案設計的不可謂不妙:首先,交易的另一方不再由貝萊德牽頭,大大降低了這筆交易的政治屬性。
這筆交易自曝光以來,之所以深陷輿論漩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交易的另一方是貝萊德。
這家華爾街大鱷牽頭這筆交易,被外界認為是替美國政府辦事。
特朗普曾多次表態,要控制巴拿馬運河這一全球海運的咽喉要道,必要的情況下,甚至可以動用軍事手段。
當美國政府介入到這筆交易中性質就變了,成了一場地緣政治博弈,當生意和政治掛鉤,交易通過的概率自然就降低了。
而新的交易方案,另一方由意大利企業牽頭,政治屬性就少了很多。
其次,這筆交易拆分后,涉及的關聯方更多一些,一方面,增加了中國審查的難度,另一方面,如果中國拒不通過,將承受來自多方的壓力。
或許交易方就想利用這一點,迫使中國同意。
原來的交易方案,只牽扯到中美,而新的交易方案多出了意大利、新加坡。
所以說新的交易方案,玩了一手精妙的偷梁換柱,但是既然中方盯著這筆交易,就不可能讓你玩出花,正所謂“世上沒有遮天樹,一物降一物”。
對于這筆交易,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再次表態,稱將依法審查,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規避審查,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這番表態,話說得夠重,是對交易各方的嚴厲警告。
中方這番表態一出,徹底堵死了這筆交易的出路。
其實不管交易各方怎么改變交易方案,美國企圖拿到巴拿馬運河兩端兩處港口,進而拿捏中國貿易安全的陰謀,是不會發生變化的,只要這筆交易中還包含這兩處港口,咱們就不可能批準。
說實話,這筆交易從曝光起爭議一路發酵到現在,李嘉誠和長和早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
在國家利益面前,生意就得讓步,李嘉誠和長和該好好反思,不要吃著中國市場的紅利,干著損害中國利益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