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始帶飯啦!
主要是我家大廚已經退休,每天有人變著花樣,給安排各種好吃的!先給大家看看我近期的豬食伙食!
吃著爸媽準備的一周不重樣的便當,做最最幸福的爸寶女和媽寶女!
不過可能是經常帶飯的緣故,時常在網上刷到各種文章:
看到這些說法,真的很難接受。難道自己家里燒的菜,一旦吃剩下,寧愿扔掉也不能吃嗎?到底哪些剩菜是安全的可以當便當,哪些剩下是危險的呢?
帶這樣的疑問,我作為充滿好奇的丁香生活研究員,去咨詢了營養師和食品安全的專家,給大家整理了一份安全帶飯攻略。
帶飯確實有風險
最大風險,來自于「剩」菜
在開始之前,先回顧一下(我的)帶飯流程:
前一天晚上吃好飯之后, 剩下了一些菜,放進便當盒里,塞進去冰箱。第二天帶去公司,路途半個小時,再放進公司冰箱,等到午飯時,拿出來微波爐加熱。
如果你的帶飯過程也跟我類似,那很遺憾的告訴大家:細菌可能已經在我們的飯菜里,繁殖了好幾代了。
圖片來源:網絡
帶飯之所以有風險,主要是跟飯菜里的細菌、霉菌等微生物關。
如果飯菜中的微生物數量超過一定的安全限值,就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從而出現腹瀉、嘔吐、發熱等情況。
特別是隨著天氣升溫,微生物繁殖、產毒也迎來了旺季,中招風險飆升。
家里做的飯,干凈衛生肯定是有保障的,加上又洗、又蒸、又炒、又煮,很多微生物小細菌,在這個過程之中,就已經被消滅的七七八八了,為什么還會超標呢?
在帶飯的過程之中,微生物的來源有以下這幾個:
要知道,微生物在 20~40℃ 的左右的時候繁殖的超級快。
美國 FDA 就提示消費者在 40~140 華氏度(約 4.4~60℃)范圍,是保存食物的危險溫度區間,煮好的食物如果在這個溫度范圍之內,放置超過 2 小時就不建議繼續食用。
如果溫度在 90 華氏度(約 32℃)以上,放 1 小時就不建議吃了。
如果你帶的飯菜和我一樣,也來自于前一晚沒吃完的「剩菜」,那經過晚飯時刻、上班路途,恐怕已經微生物爆表。
而這些飯菜要加熱到中心溫度達到 70℃ 以上時,才會達到一個食材安全范疇。
結果很多人在使用微波爐熱飯的時候,采用中火、或者熱的時間短,飯菜甚至是溫溫的。
那我們吃進嘴里的便當,恐怕是微生物大餐。
如果中午帶了前一天晚上吃剩下的菜,第二天吃的時候,覺察出來不對勁,那寧愿倒掉也別吃。
說到這里,可能很多人會說,我經常這么帶飯也沒啥問題啊。
這里,起立鼓掌,感謝爹媽給我們的好的身體底子。
家常菜基本都能帶飯
只是這 5 種菜,要格外注意細節
說了這么多,不是勸大家不要帶飯的意思(畢竟外賣也不好吃)。
如果想要「最大程度肚子不中招」,那嚴格做到以下 4 點,大部分的飯菜都是沒有問題的。
看完這個過程,我捫心自問,沒有辦法保證每次都做到的。
也確實存在有一些菜,微生物的繁殖速度要快一些、風險高一些。現在咱們年輕人的脆皮腸胃,吃了萬一拉肚子,那真的是遭罪了!
我和營養師盤點了一下,篩選出了幾類風險更高的菜品,如果要帶,有一些細節要多多注意:
無論你今天帶的是什么菜品,還是要再強調兩件事:
● 天熱了,飯菜一定要盡可能全程冷藏,通勤時間長的小伙伴,記得準備好保溫袋、冰袋;
● 吃之前一定要熱透,微波爐有時候會加熱不均勻,用筷子翻動下,多熱幾分鐘;
好啦,帶飯的朋友們,如果覺得這篇對你有一些幫助,請點點小愛心 ??, 讓更多人看到吧。
也歡迎朋友們,一起在留言區曬出今日份的便當。
有句話咋說,帶飯帶飯,減肥成功一半!我們一起吃得健康、越吃越瘦~
合作專家張譯豐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安全碩士
合作專家張海英
中國注冊營養師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碩士
內容策劃白露
合作請聯系 xierumeng@dxy.cn
參考文獻
[1]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食用剩飯剩菜消費提示》https://www.samr.gov.cn/zt/ndzt/2021n/splyyxkpzpzbpt/azspsxhf/tssp/tsrqrsgd/art/2023/art_1ddba433c5f640c8bd4bc259e46706b5.html
[2]美國FDA關于剩菜的食品安全提示(Leftovers and Food Safety)https://www.fsis.usda.gov/food-safety/safe-food-handling-and-preparation/food-safety-basics/leftovers-and-food-safety
[3]袁爾森,郝士海.影響食品中微生物生長繁殖的重要因素[J].食品研究與開發, 1986(02):3-7.
[4]孫獻周,于琪,張巧.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現狀及危害[J].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21, 33(3):5.
[5]趙懷龍,付留杰,唐功臣.我國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J].醫學動物防制, 2012, 28(11):5.
[6]梁利凱,林瑩,戴霏.食品半成品在加工儲存過程的品質變化及影響因素研究[J].食品安全導刊, 2024(9):97-102.
[7]周道榮 楊繼梅 李小飛.食品保鮮中微生物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食品安全導刊, 2024(15):44-47.
策劃白露
監制Feidi
封面圖來源站酷海洛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丁香生活研究設為星標哦~
請大家幫我點點愛心
一起吃的健康、瘦得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