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幾年奧斯卡金像獎的含金量有所下降,但時至今日這個獎項仍然是國際影圈中最有含金量的電影獎項
而作為奧斯卡“頭等大獎”的最佳影片獎也是不少導演的畢生夢想,那么就有人想說“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獎的電影一定都口碑很好吧”
其實不然,有許多曾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影片評分并不高,甚至可以說是不及格,就比如以下幾部
《水形物語》
2018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一部“小眾愛情片”爆冷擊敗了《敦刻爾克》《至暗時刻》等高分影片拿下了最佳電影獎
或許直到今天都還有人沒看過這部講述啞女和怪獸從相知到相愛再到為了愛情對抗全世界的黑暗趣味成人童話
當然這也不能怪你,畢竟這部電影因為設定的問題確實很冷門,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后在內地市場上映,票房也僅有1.05億
并且隨著觀看人數的增多,電影的評分在逐漸下滑,最終評分穩定在7.2,雖然畫風很唯美,但男主建模確實不好看
《壯志千秋》
在第一部獲奧斯卡最佳電影獎的西部片名號下,不少新入坑西部片的觀眾會抱著很高的期待去回看這部1931年上映的影片
但大部分觀眾都會感到失望,畢竟隨著電影產業的蓬勃發展,這部在當年是大制作的電影放到現在哪哪都是缺陷
煽情、表演夸張,角色也較套路化,猶太裁縫和黑人奴仆這種刻板印象的出現也讓本片的評分一降再降
不過此片能獲得7.1的評分也是有原因的,本片能夠奇跡般的集政治正確和政治不正確與一體,通俗點來說就是既夸贊又偏低黑種人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看到這個名字,或許會有不少人會想到馮小剛和鄭曉龍共同執導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兩者雖然名字相似,但故事卻截然不同
本片主要講述住在巴黎的美國畫家愛上了年輕售貨員,可他卻不知道那是朋友的女友,所有的矛盾都在舞會上爆發……
這部歌舞片把芭蕾舞劇與音樂劇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只是愛情故事放到今天來說略顯俗套 這也是不少人打低分的原因
而本片的評分也穩定在了7.1,只能說在那個屬于歌舞片的黃金時代里,或許人們會更關心舞蹈,但現在的人們更想看劇情
《戲王之王》
或許有不少人是因為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影片《造夢之家》里提過這部電影是他看的第一部電影,才慕名而來
直到看完了才發現這電影還得了奧斯卡,而這部可以算是最早以偽紀錄片形式拍攝的電影,記錄的對象就是馬戲表演
如果你想要了解50年代風靡一時的馬戲團表演,其實看這部評分7.1的電影就足夠了,并且還能順帶看一部劇情片
不過或許是因為偽紀錄片手法的緣故,電影節奏偏慢再加上全片兩個半小時的時長,如果你不喜歡這類電影,那對你來說就是種折磨
《君子協議》
或許你怎么也不會想到一部1947年的電影領先了版本近80年表達了猶太偏見,雖然這個主題只是流于表面
作為美國影史上第一部直接以反猶太主義為題材的影片,電影即使放到現在也是爭議不斷的,原因在于本片只是把這個主題當做輔料
用大幅篇幅述說的還是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這部評分6.9的電影主要講述記者為寫好關于反猶主義的文章偽裝猶太人
但沒想到卻因此和女朋友產生隔閡,兒子也遭到歧視和欺負,最終他完成了任務,但內心并不輕松。
《金粉世界》
《金粉世界》改編自茜多妮·柯萊特的同名中篇小說,主要講述小姑娘琪琪與富有的商人加斯頓沖破年齡與地位懸殊的阻礙終成眷屬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奧黛麗赫本就是因為出演了舞臺劇版的《金粉世界》才得到了讓她一炮而紅的電影《羅馬假日》的邀約
說回電影本身,本片采用了《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的原班人馬,而缺陷也和那部電影的缺陷十分相像
都是故事放到現在來說太過俗套,但不同的是本片的歌舞部分也十分糟糕,也正因如此,電影評分僅有6.7
《湯姆·瓊斯》
該片改編自英國作家亨利·菲爾汀的同名小說,講述了性情豪放的湯姆·瓊斯在歷經波折以后,與莊園主的女兒索菲婭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故事
這部評分6.6的荒誕英國喜劇放到現在或許只是一部很普通的無厘頭低俗喜劇,但是放到1963年那個年代里還是挺不錯的
而且本片還有不少很前衛的設計,就比如嘲諷審查制度、大量的惡搞以及時不時打破第四面墻,這些設計放到現在都不過時
但是男主將愛與性分離的愛情觀和略顯隨意的隨處定格,隨意運鏡的鏡頭和太過鬧騰的視聽語言還是遭到了不少人的吐槽
《阿諾拉》
是什么樣的影片能讓影迷直呼“奧斯卡已經徹底完了”,又是什么樣的電影能讓觀眾直呼“這個能提奧斯卡,為什么《小時代》不行”
歡迎來到《今日……不好意思,串臺了,作為最新一屆奧斯卡的獲獎影片,這部本就爭議滿滿的電影直接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一個講述脫衣舞女嫁俄羅斯富二代故事的俗套愛情故事,在被導演強塞進了大尺度、喜劇和公路元素后就獲奧斯卡了
這誰能理解?電影評分也在獲奧斯卡后瘋狂下滑,目前已經降到6.3了,最有意思的是這部以女主名字當片名的電影被人批評“厭女”“偽女權片”
《亂世春秋》
或許這是這份榜單里褒貶不一最嚴重的電影,喜歡的人把他與《西線無戰事》相提并論,而不喜歡的則稱之為“時代流水賬”
電影改編自諾埃爾·康沃德的同名舞臺劇,講述了兩個不同階層的英國家庭的故事,時間跨度長達三十年
本片一大亮點就是串起了布爾戰爭、女王伊麗莎白去世、泰坦尼克號沉沒、一戰等諸多歷史事件,讓不少人對那個時代多了幾分了解
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部電影本來評分僅有5.8,經過幾年的起起伏伏反而來到了6.1分,或許很多人打高分是奔著女主顏值去的
《百老匯旋律》
本片取材于百老匯歌舞生活,開創了20世紀30年代以后歌舞片普遍采用并流行的“后臺歌舞劇”敘事范式
本片與前面幾部獲獎的歌舞片不太一樣,本片是以舞臺上表演的歌舞節目為敘事核心的同時,平行穿插后臺的愛情故事
但其實本片歌舞的比重并不是那么重,能獲獎或許更多的是因為有聲片剛興起不久,奧斯卡還是想借機扶持一下
不然它能圖啥呢,總不至于真覺得這部電影里的四角戀拍的好吧,而這部評分6.1的影片也被影迷親切的稱為“最爛奧斯卡最佳影片”
或許看到這里,有人有疑問了,“不是說奧斯卡最佳電影獎很有含金量嗎?為什么會頒給這些電影呢”
其實上面的大部分電影低分是因為年代太過久遠,很多后來慕名去看的影迷覺得電影并沒自己想象中那么好看而打了低分
而頒給《水形物語》《阿諾拉》這樣本身就爭議滿滿的影片,或許原因就像網傳的一樣“奧斯卡偏愛小眾文藝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