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陽泉,因豐富的煤資源聞名,同時也是晉察冀邊區革命的重要發源地,見證過烽火硝煙的歲月,也見證了無數革命英雄的壯舉。歷史為這里留下許多紅色遺址,其中也包括南莊抗戰地道景區。
南莊抗戰地道景區位于陽泉市平定縣巨城鎮南莊村,形成于1938年,抗戰初期的南莊村三面受敵,為抗擊日軍掃蕩,于是村中的村民開始挖地道,從最初簡單的隱蔽單口洞和各家地窖慢慢發展成為四通八達、連接全村,讓敵人如入迷宮的地道系統。
南莊村內不僅有讓人嘆為觀止的地道系統,還有平定路北抗戰紀念碑、抗戰紀念館等紅色景點和劉家祠堂、史家祠堂、明清民居等歷史文化遺跡,有激勵人心的紅色元素和悠久的歷史氛圍。
走在蜿蜒曲折的街巷上,仿佛走進了電影《地道戰》中,這個經典電影中有不少鏡頭就是在南莊地道取景的。
南莊村是個地道的千年古村,村中古漢槐已生長了千年歲月,歷經風吹雨打依然樹干粗壯,枝干遒勁,每年春天便抽出新芽,到了夏天更是綠葉茂盛,它筆直挺拔,是南莊村悠久歷史的見證者。
現在地道入口相當明顯,抗戰時期,村中地道的出入口其實是非常隱蔽的,有可能在村民家中的炕頭、灶臺下或床板后,還可能在水井里,如果是敵人進來,即使格外注意也很難找到。
村中地道全長約4000米,內部結構巧妙,功能齊全,分4個區域,共有22個進出口、21個通氣眼,31個居住窯洞,連接著全村的莊稼地、水窖、驢圈、廚房等各處。
地道里沒有想象中的低矮逼仄,有廣場、有會議室、貯藏室等空間,分區明確,對于當時只能使用鐵鍬、鋤頭等農具,并只能在夜晚挖掘的村民來說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工程。
地道里可以貯存糧食,可以作為村民的藏身之所,雖然南莊村的地道沒有經過電影中那樣激烈的戰斗場面,卻為村民帶來了戰爭年代難得的安全感,也增強了打擊敵人的信心和勇氣。
從高空俯瞰南莊村,民居沿著山勢而建,錯落有致,干凈整潔,整個村子帶給人安靜祥和的感覺。正是這個看上去平平無奇小村莊的地下,藏著4000米的地道,藏著戰爭年代人們不屈的精神和對未來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