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 (記者 楊小娟 文/圖)在浐灞第三小學的校園里,有這樣一位老師,她以音符為媒,以愛心為橋,讓音樂成為孩子們童年最動人的語言。她,就是音樂教師兼一年級2班副班主任靳怡璇。
課堂里的“音樂魔法師”
靳怡璇的課堂,是孩子們心中的“魔法樂園”。在這里,音樂不再是枯燥的符號,而是躍動的生命。雷雨的磅礴可以用跺腳聲模擬,火車的轟鳴能通過拍桌節奏重現;五線譜化作“音樂小火車”的軌道,京劇唱段變身穿越古今的“文化密碼”。她摒棄刻板的教學模式,用游戲、故事和互動點燃孩子們對音樂的熱愛,讓每一個音符都成為觸手可及的美好。
民樂團的“匠心引路人”
作為學校民樂團的負責人,靳怡璇用兩年時間,將72名零基礎的孩子培養成自信的小演奏家。從琵琶的清亮到古箏的悠揚,孩子們指尖流淌的不僅是旋律,更是堅持與成長的印記。她常說:“民樂不僅是技藝,更是文化的根。”這份執著,讓傳統藝術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一年級孩子的“幸福守護者”
擔任副班主任時,靳怡璇嚴慈相濟。面對剛入學的孩童,她以耐心引導習慣養成,用微笑化解焦慮。晨讀時的輕聲鼓勵、課間的暖心陪伴,讓一年級2班迅速凝聚成溫暖的集體。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被她視為“教育最珍貴的回響”。
熱愛比成績更重要
“不考級、不比賽的音樂課教什么?”靳怡璇的答案質樸而深刻:教孩子們發現美、感受愛。她的課堂沒有功利的目標,只有自由的探索——音樂是曠野的花,自然生長,芬芳四溢。這種“無痕”的教育,正悄然滋養著生命的枝椏,讓平凡的日子因藝術而閃閃發光。
在浐灞三小,靳怡璇用行動詮釋著“最美教師”的涵義:種下星星般的希望,點亮每個孩子獨一無二的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