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師?呂君楠?的敘事性雕塑《壯士出川系列1——上陣父子兵》以藝術之名,叩響歷史的回音壁。這組入選2024年度四川藝術基金項目的作品,用金屬與碳化實木的對話,為那段“無川不成軍”的壯烈史詩寫下立體注腳。
歷史與藝術的共振:三代人的家國托付?
1937年到1945年,四川作為抗戰大后方,承擔起民族存亡的千斤重擔——全省抗日救亡組織星火燎原,60萬川軍子弟兵血染山河,“死”字旗裹身出夔門的悲壯場景震撼神州。“上陣父子兵”以三代同征的獨特視角切入歷史:老者撫刀佇立如蒼松,中年持槍回望似磐石,少年攥拳凝神若初芽。青銅鑄就的不僅是戰士身軀,更是“父送子、妻送郎”的川人脊梁。
創作者以“階梯式”構圖暗喻歷史傳承:老者的刀痕刻滿烽煙,中年的步槍上“川造”二字斑駁可見,少年的草鞋線頭尚帶泥土——這些細節將“農民丟下鋤頭扛槍”的真實歷史還原得淋漓盡致。沒有夸張的肌肉與嘶吼,三代人沉默的凝視中,藏著“舍小家保國家”的川軍魂。
?呂君楠 《壯士出川系列1——上陣父子兵》 雕塑 160cm×67cm×131cm(含底座) 2025年
刀鋒與溫度:雕塑語言中的巴蜀密碼?
作品的藝術突破,在于用材質碰撞訴說地域精神。戰士身軀以青銅冷光凝固鐵血意志,實木基座則用碳化肌理,粗糲木紋隱喻扎根土地的堅韌。尤其衣褶處理堪稱神來之筆:老者一身舊衣褶皺如炮火撕裂的焦土,中年軍裝紋理似嘉陵江水的綿長,少年不合體的舊軍裝線條若川南竹海的清風。當觀者繞至雕塑背面,會發現三代視線交織成環——老者望山河,中年顧稚子,少年追父輩,形成跨越時空的精神閉環。
更動人的是“去英雄化”的平民視角:中年戰士腰間的煙袋、少年腳踝的草繩、老者斗笠的竹篾,這些帶著泥土氣的物件,無聲訴說著一個歷史事實:當年頂起半壁江山的,正是這些抽旱煙、打赤腳的巴蜀兒女。
呂君楠 《壯士出川系列1——上陣父子兵》(局部) 雕塑
從歷史現場到當代現場:雕塑的跨時空對話?
作為系列創作的開篇,“上陣父子兵”既是歷史切片,也是文化基因的當代轉譯。鑄銅的永恒性與碳化后實木底座的滄桑感,構成了“記憶”的雙重隱喻:青銅銘記壯士魂魄不朽,炮火雕刻的木紋鐫刻大地生生不息。當觀眾凝視少年仰首的姿態時,仿佛聽見兩個時代的叩問——昔日的“娃娃兵”與今天的“Z世代”在雕塑前相遇,歷史不再是教科書里的鉛字,而成為可觸摸的精神臍帶。
創作者通過“以小見大”的敘事智慧,讓宏大的家國情懷具象為三代人的生命接力。正如四川省雕塑協會秘書長沈允慶所言:“這組雕塑成為每個四川人都能在族譜里找到共鳴的家族記憶。”
從工作室到精神原鄉:藝術家的歷史使命?在前期創作中,?呂君楠遍訪建川博物館、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甚至重走劍門關古戰場。數易其稿的小樣背后,是對歷史細節的嚴苛考據:步槍口徑需符合“川造”老槍制式,草繩編織法要還原上世紀初的工藝。這種“考古式創作”的匠心,讓雕塑既承載學術厚度,又飽含人性溫度。
目前,“壯士出川”系列已進入新作品創作階段。未來將在抗戰遺址、城市公共空間呈現,讓雕塑成為“行走的紀念碑”。這組作品正在用藝術語言完成雙重使命:既是對“川人從未負國”的歷史致敬,更是對新時代“何以中國”的精神應答。
當青銅遇見烏木,當歷史照進現實,“壯士出川”系列雕塑正如一簇不滅的火種。它告訴我們:偉大的抗戰精神從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爺爺刀鞘上的銅綠、父親槍桿里的歲月、少年草鞋上的露珠——是每個平凡中國人血脈里流淌的家國基因。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編輯 | 李振偉
制作 | 蔡培新
校對 | 蔡培新
初審 | 李振偉
復審 | 馬子雷
終審 | 金 新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系人:王會
聯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5年出版44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64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