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代表著我們與春季揮手作別,迎來熱情的夏季,因此又稱“春盡日”。交節時間在每年公歷5月5-7日。時至立夏,嶺南一帶已是萬物繁茂,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是農作物進入生長旺季的一個重要節氣,對于人體來說,此時也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并且活躍于機體表面。此時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注意養心陰、護陽氣。
起居養生:
1.宜晚睡早起:《黃帝內經》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夜臥早起,無厭于日”。立夏以后人們要順應氣候變化,每天晚上睡覺時間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順應陰氣的不足;早上應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盈,夜臥也不應晚于晚上十一點。
2.堅持睡午覺:立夏后因晚睡早起,晚間睡眠時間相對不足。加之立夏后白天氣溫較高,人體汗出增多,正午氣候炎熱時,人體血管擴張,使血液大量集中于體表,加上午飯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腦供血相對減少,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頻頻。因此立夏后我們最好養成午睡的習慣。但午睡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對于中午不能午休的人來說,最好以聽音樂或閉目養神的方式代替午休。
運動養生:
立夏后,順應自然陽氣的發散,人們應該適當增加活動,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提升自身的免疫力,還能排出冬春兩季積壓在體內的寒邪。
不過,立夏后人們容易汗出過多,汗為心之液,過度出汗易傷“心”,此時要注意不可過度劇烈運動。立夏后人們宜選擇如散步、慢跑、練八段錦、五禽戲、打太極拳或做瑜伽等慢節奏運動,并在運動后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
飲食養生:
立夏時節,自然界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于人體臟腑而言,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所以,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以養心滋陰、調脾胃、防暑濕為重點。此時飲食宜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
時令美味多汁水果有:草莓、桑葚、枇杷、櫻桃、楊梅、菠蘿等;補腎助肝食物有:枸杞(滋補肝腎)、核桃(溫補腎陽)、蝦(補腎壯陽)、茼蒿(安心血,平補肝腎)、烏雞(補肝腎,清虛熱)、鱸魚(補氣,益腎)。
薏米茯苓蓮子粥
-功效:健脾祛濕、安神寧心
-材料:(2人量)薏米30g、茯苓15g、蓮子20g、粳米50g。
-做法:
1.將薏米、茯苓、蓮子提前浸泡2小時;
2.加入粳米、清水同煮,文火熬粥至綿稠即可
棗仁寧心湯
-功效:養血補虛,寧心安神。適合勞神透支,心血不足,心悸失眠之人
-材料:酸棗仁30克,茯苓30克,桂圓肉10克,生姜3片,紅棗5枚,陳皮5克,豬瘦肉500克。
-制法:將上述材料洗凈后一同放進煲內,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關注節氣養生,樂享健康人生!
【聯合制作】云浮市中醫藥局 云浮市中醫院 云浮融媒(集團)
【文案】易國琴練芷瑩
【拍攝】鄧衍韜 練芷瑩
【剪輯】鄧衍韜
【翻譯】劉嘉怡李彤甘得意
【視頻配音】吳秋倩
【音頻配音】易國琴
【設計】區曦文
【通訊員】陳蘊熙
【編輯】陳敏賢 練芷瑩 胡煥紅 區云波
【校對】鄭宇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