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體育觀賽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普遍被視為一種休閑娛樂方式。然而,近年來關于幸福感的研究開始關注,這類行為是否可能帶來更深層次的積極心理影響。本研究通過對日本職業(yè)棒球球迷為期兩年的三階段追蹤調查,構建了一個預測模型,驗證“球隊認同感”和“球迷參與行為”是否能通過“球迷幸福感”提升個體的“繁榮狀態(tài)”(flourishing)。研究發(fā)現(xiàn),只有當球迷行為伴隨積極體驗時,才可能對生活幸福產(chǎn)生長遠影響。本研究為理解體育消費與主觀幸福之間的因果關系提供了扎實的實證基礎,也對體育組織如何設計更具心理價值的球迷體驗具有啟發(fā)意義。
作者
Brian S. Gordon,Masayuki Yoshida,
Yuhei Inoue,Rui Biscaia
編譯
劉佩 大阪體育大學 博士
閱讀全文,文章見于
Gordon, B, Yoshida, M, Inoue, Y & Biscaia, R (2025)Sport Fans and Flourishing: Examin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Sport Fan Well-Being in Predicting Flourishing,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研究背景
隨著積極心理學的發(fā)展,研究者對“幸福感”這一概念的理解已從短期情緒滿足拓展為涵蓋心理功能、社會關系與生活意義的多維狀態(tài)。與此同時,體育觀賽行為作為一種高度情緒投入、集體參與與身份建構的休閑方式,逐漸受到研究者關注。有研究指出,體育觀賽不僅能帶來即時的情緒愉悅,更可能在滿足歸屬感、社交聯(lián)系等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然而,現(xiàn)有多數(shù)研究多采用橫斷面設計,缺乏對行為與幸福感之間因果機制的追蹤驗證,且較少聚焦于體育球迷在“觀賽體驗”中所獲得的具體心理效益。因此,本文作者通過構建包含“認同—行為—幸福—繁榮”的理論路徑,并結合三階段的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旨在深入揭示體育球迷行為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長期關系,為體育管理與積極心理學的交叉研究提供實證支持。
理論背景
本研究以自下而上理論為核心框架,認為個體的整體幸福感源于各生活領域中的積極體驗。體育觀賽作為一種情境化的休閑活動,其影響可通過“球迷幸福感”傳導至更廣泛的心理狀態(tài)。研究結合球隊認同感與球迷參與行為兩個核心變量,提出其對繁榮狀態(tài)的影響并非直接,而是經(jīng)由球迷在觀賽過程中獲得的情緒、意義、社交與身體層面的積極體驗實現(xiàn)。同時,研究也借鑒了社會認同理論與心理需求滿足理論,強調認同與行為如何激活幸福感,構成體育行為對生活幸福影響的關鍵路徑。
本研究圍繞球隊認同感,球迷參與行為,球迷幸福感與繁榮狀態(tài)(flourishing)之間的關系,提出以下假設:
H1a:球隊認同感(T1)正向預測球迷幸福感(T2)
H1b:球隊認同感(T1)正向預測繁榮狀態(tài)(T3)
H2a:球迷參與行為(T1)正向預測球迷幸福感(T2)
H2b:球迷參與行為(T1)正向預測繁榮狀態(tài)(T3)
H3:球迷幸福感(T2)正向預測繁榮狀態(tài)(T3)
H4a:球迷幸福感(T2)在球隊認同感(T1)與繁榮狀態(tài)(T3)之間起中介作用
H4b:球迷幸福感(T2)在球迷參與行為(T1)與繁榮狀態(tài)(T3)之間起中介作用
H4c:球隊認同感(T1)通過球迷參與行為(T1)和球迷幸福感(T2)對繁榮狀態(tài)(T3)產(chǎn)生間接影響(序列中介效應)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三階段追蹤設計,對日本五支職業(yè)棒球隊的417名球迷進行為期兩年的問卷調查。第一階段(T1)在2022年賽季初測量球隊認同感與球迷參與行為;第二階段(T2)在賽季結束后評估球迷幸福感;第三階段(T3)于2023年賽季結束后測量繁榮狀態(tài)及控制變量(如生活滿意度與球隊表現(xiàn))。研究使用結構方程模型檢驗變量之間的路徑關系,并采用Bootstrap方法驗證中介效應。通過時間間隔設計與多變量控制,確保模型的預測力與因果解釋性。
研究結果
研究發(fā)現(xiàn),球隊認同感與球迷參與行為雖未直接預測個體的繁榮狀態(tài)(flourishing),但可通過球迷幸福感間接發(fā)揮影響作用。具體而言,球迷幸福感在球隊認同感、參與行為與繁榮狀態(tài)之間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此外,球隊認同感還能通過先提升參與行為,再進一步增強幸福感,間接影響個體的繁榮狀態(tài)(即存在顯著的序列中介效應)。這些結果表明,體育觀賽行為本身并不必然帶來幸福,關鍵在于球迷是否從中獲得積極的心理與社交體驗,強調了“幸福型參與”在體育消費中的重要性。
研究啟示
1. 幸福感來自“有意義的觀賽體驗”
研究表明,單純的球隊認同或觀賽行為并不能直接提升個體幸福感,只有當球迷在其中獲得積極情緒、社交支持與心理滿足時,幸福才會發(fā)生。體育組織應關注行為過程中的心理質量,而非行為頻率本身。
2. 球迷幸福感是推動長期支持的關鍵
幸福感不僅提升個體的生活質量,也增強了其作為球迷的持續(xù)投入動機。提升球迷幸福感,將有助于建立更加穩(wěn)定且忠誠的觀眾基礎,這對職業(yè)體育市場具有實際戰(zhàn)略意義。
3. 體育管理需從“服務體驗”邁向“心理福祉”
本研究為體育管理提供了一個新視角——不只是提供賽事,更要創(chuàng)造“心理有益”的球迷體驗。打造能夠激發(fā)歸屬感、意義感和社交互動的觀賽場景,將成為提升觀賽價值的重要路徑。
4. 體育觀賽行為可作為公共健康與心理干預的資源
隨著社會對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的關注提升,體育觀賽行為作為促進積極心理狀態(tài)的一種“軟干預”方式,值得在健康政策與社會心理項目中進一步推廣和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