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貴賓可能知道,我現在開的是一輛22款的奇瑞瑞虎8Pro,1.6T的。
除了天窗有些異響、原廠固鉑胎實在又硬又滑,我對這車的使用體驗非常滿意,底盤、動力、油耗都還不錯,我現在依然是兩口之家,所以空間也完全夠用,甚至車身硬度也非常強,提車以來兩次碰撞基本都是皮外傷,對目前階段的我來說,完全沒有換車的動力和需求。
對于奇瑞來說,瑞虎系列是絕對的功臣,從2003年第一輛瑞虎上市,就成了銷量支柱,在奇瑞銷量不太行的那些年,也是瑞虎系列撐起了銷量,奇瑞才沒變成others,是頭牌里的頭牌,一個人撐起半個店業績的那種。
時至今日,瑞虎已經從一款車,變成了一個擁有20款產品的SUV大家族,甚至讓奇瑞當上了SUV市占率第一,那這種演變是怎么發生的,本期二樓話題,我們就聊聊奇瑞瑞虎。
大家好我是汽車區足療部up主黃師傅,各位拿好手牌扶穩坐好,我們開車上二樓!
奇瑞瑞虎車型的誕生
在聊奇瑞瑞虎之前,我們需要理解一個概念:城市SUV。
所謂城市SUV,是在SUV這個定義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的分類,可以類比為兩廂轎車拉高加長的產物,更適應城市環境,空間大、底盤高,轎車的舒適性和越野車的空間全都要,彩云追月更方便一點。
1994年,豐田以卡羅拉為原型進行了一番魔改,推出了全球汽車的里程碑式產品、公認的城市SUV鼻祖:RAV4,事實證明,大家的需求和豐田的判斷都沒錯,RAV4在隨后多年間銷量極其爆炸。
而在國內,城市SUV來的更晚,大概在九十年代末,才有少量的進口豐田RAV4、本田CR-V來到國內,到2004年,兩款車先后國產,大家發現,這玩意好啊,又有空間坐著又得勁,油耗也不高,也爆單了,大家對兩田的好印象也從那時開始。
看一下時間點,雖然正是國內汽車市場和自主品牌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階段,但此時的自主品牌們要么還在逆向工程造轎車,要么還在搞皮卡加蓋的越野車,對二者結合的城市型SUV,那是一竅不通。
第一個吃螃蟹的,還是土鱉奇瑞。
大概從2001年奇瑞搞出第一輛車沒多久后,尹同躍就展露了自己的野心,希望從A00級到B級轎車每個級別,奇瑞都要有產品,SUV也要有。
基于這個思路,奇瑞練習了3年時間,2004年廣州車展,奇瑞正式推出了旗下首款,也是當時自主品牌唯一一款城市SUV:T11。
說句題外話,如今這個代號又被當作商品名,給了奇瑞風云即將發布的旗艦SUV,風云表現不錯,QQ即將回歸,威麟也即將以另一種形式復活,奇瑞正在找回更好的自己。
到2005年3月22日,T11正式上市,并定名為奇瑞瑞虎,英文名Tiggo。
不同于國際品牌常用的城市SUV都是用同級別轎車魔改來的慣例,瑞虎雖然定位緊湊級城市SUV,但底子卻是自家的B級車東方之子,而且并沒有一味追求大空間,更想要公路行駛的穩定性,所以車身尺寸在今天眼光看來非常小巧。
比起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剛國產沒多久的豐田RAV-4和CR-V都小了一圈,但只賣后兩者的一半價格,起售價只有998,比其他自主品牌的轎車也沒貴多少。
在東方之子基礎上,瑞虎大量參考了豐田第二代RAV4,整體輪廓很像,但在結構上做了比較大幅度的改動,避開了豐田的GOA車身結構的專利,改為更傳統的籠式車身結構。
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加油口位置,RAV4在左,瑞虎在右。
設計上,瑞虎也做了大量修改,尤其是前臉,跟東方之子的設計語言一脈相承,這種眼角上翹的設計,也是今天大多數奇瑞車型設計思路的原點,我一直也覺得這種設計特別像尹總本人……
至于內飾,和RAV4有八分相似,當時各種評論都說這內飾改丑了,我個人覺得還好,只是配色問題。
而在動力方面,由于瑞虎上市前,奇瑞和奧地利AVL已經在發動機方面達成了合作,有消息稱,瑞虎很有可能會用上奇瑞自己的發動機,但在最終上市時,奇瑞還是跟其他自主品牌一樣,求穩,用了三菱2.0L和2.4L的發動機,匹配奇瑞自己的5MT變速箱。
瑞虎的配置也算挺高的,雙氣囊、ABS+EBD、多碟CD、天窗這些配置都已經出現了,誠意和決心都很足。
年紀稍大一點的貴賓可能知道,瑞虎當年在宣傳時,總是說自己叫瑞虎NCV,這名咋來的呢?
瑞虎上市僅僅練習了不到半年,就接到了大量用戶投訴,2005年7、8兩個月,奇瑞不得不主動停產瑞虎,找bug。
再次上市后,瑞虎價格下調,并且推出了兩個新版本,用上了博格華納的智能四驅,又加了一些配置,同時將自己定義為一個新物種:NCV,New Concept Vehicle,新概念汽車。
從那之后很長一段時間,瑞虎在宣傳中的名字一定是瑞虎NCV,這種操作沒啥問題,搶占用戶心智是每個品牌都該做的事,今天的新勢力們都這么干,但問題在于,奇瑞開了頭,轉頭發現NCV這個概念沒人跟,后來自己慢慢也不用了。
奇瑞就是這樣,思路從來都比其他自主品牌超前一個版本,但最后落地永遠是跟在后面吃屎的那個。
但這都不重要,回爐重造后,到2006年,瑞虎又先后推出了自動擋和自主研發1.6L ACTECO發動機的版本。
雖然動力弱點,但油耗比老舊三菱發動機好到不知哪里去了,加上瑞虎本身空間大、配置高,甚至還是帶小書包的側開尾門等等優點,瑞虎的銷量逐漸爬升,甚至出口到了中東、南美、非洲等地區,和日韓品牌正面廝殺也能不落下風。
2007年5月,奇瑞正式推出了瑞虎的改款車型,并將其正式命名為瑞虎3,換了前臉,換了淺色內飾,換了1.8L ACTECO發動機,也降低了車價,練習一年半之后,又裝上了2.0L ACTECO,瑞虎全系動力自主化。
到2009年,奇瑞按照歐洲標準改造,和意大利DR公司合作的奇瑞瑞虎DR正式在歐洲上市,奇瑞也成了第一個用SUV殺進歐洲市場的品牌,給老意大利正白旗一點小小的中國震撼,到了年底,歐版的瑞虎DR返銷國內,這種內銷轉出口再轉內銷的活兒,自主品牌有且僅有這一回。
隨后,瑞虎3又推出了用上了AMT變速箱的大師版,以及換了特殊改裝的防彈版,在奧運會、閱兵之類的場合經常出現,混在一堆國外防彈車中還是挺扎眼的。
2010年9月成都車展,瑞虎3推出了中期改款,換了全新的外觀內飾,整體質感提升了不少,但最大的亮點是,新的瑞虎3給1.6L ACTECO發動機加了個伊頓機械增壓器,這是自主品牌有史以來唯一一款用上機械增壓發動機的量產產品,紅旗的機增不算,那是奧迪的東西。
但機增這東西,說起來好聽,但用在1.6L這么小排量的發動機上,不光吃動力,還費油,除了裝 X 一無是處——而且你用奇瑞裝 X ,這本身就是個笑話。
中期改款的瑞虎3上市后,老款瑞虎3改名瑞虎經典,瑞虎DR改名瑞虎DR歐版,奇瑞將其稱為奇瑞瑞虎三劍客,非常抽象。
練習兩年半之后,瑞虎3迎來了第二次中期改款,變成了大家比較熟悉的樣子,并一直延續到了2022年停產。
到停產,瑞虎3在全球的累計銷量差不多有150萬輛,并且多次獲得自主品牌單一車型出口冠軍,算是自主中非常優秀的表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