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白石江街道臨江社區在國峰幼兒園深入開展農家書屋“紅色文化·代代相傳”主題活動,社區銀發黨員擔任“紅色講師”,助力形成“看、做、聽、答、唱”五維互動模式,讓兒童在沉浸式體驗中感悟紅色精神,賡續革命傳統。
銀發黨員講故事,繪聲繪色潤心田。老黨員們擔任“紅色講師”,手持《小兵張嘎》《雞毛信》等繪本,為孩子們講述革命故事,55歲的老黨員“張阿姨”特意換上舊軍裝,以“老班長”的身份與孩子們互動,當講到紅軍戰士啃樹皮充饑時,孩子們紛紛摸著自己的零食袋子陷入沉思。這種代際對話的方式,讓紅色教育更具感染力和說服力。
巧手制作寄深情,紅色文化舞中傳。在手工制作環節,孩子們在老黨員志愿者的指導下,用彩紙、膠水等材料制作五星紅旗熱氣球。一雙雙小手認真剪貼,一面面鮮艷的“紅旗”緩緩升起,既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也讓革命精神在指尖流淌。此外,銀發文藝隊以優美的舞姿演繹經典紅色舞蹈《映山紅》,動人的旋律和深情的表演讓孩子們沉浸其中,進一步感受到紅色文化的藝術魅力。
紅色影視啟童心,童言童語話傳承。幼兒園教師為孩子們播放了精心挑選的小英雄王二小、閃閃紅星潘冬子紅色故事動畫短片,觀影結束后,在老師引導下,小朋友們爭先恐后地分享感受:“王二小真勇敢!”“我也要像紅軍叔叔那樣幫助別人!”稚嫩的話語中,已悄然播下愛國主義的種子。
互動問答激思維,紅歌嘹亮聚精神。“誰知道紅軍長征走了多少里路?”“我們為什么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在趣味問答環節,孩子們爭相搶答,隨后,《紅星閃閃》的旋律響徹教室,全體人員揮動著五星紅旗放聲歌唱,稚嫩的童聲與銀發老者的嗓音交融,本次活動在歌聲中結束。
圖文:朱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