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方明確表示愿意率先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俄羅斯緊隨其后表示支持,這一舉動打破了十四年的僵局。
然而,積極推動無核化的美國在這一關鍵時刻卻顯得猶豫不決,推遲決策,理由是需要對相關條款進行更為詳盡的研究,這一態度令事情變得更加復雜。
《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會議現場
出乎意料的是,一直緊跟美國步伐的菲律賓,最近卻開始頻頻發聲以塑造自身的存在感,但是他們并不譴責美國的雙重標準,而是借這個協議向中國發難。
菲律賓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勇氣?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
菲律賓“加戲”
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中的一塊重要拼圖:《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附加議定書,在歷經漫長等待后迎來關鍵節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7月3日說得明明白白:“作為東盟的全面戰略伙伴,中方始終堅定支持建立東南亞無核武器區”,馬來西亞外長哈桑當時就點贊,說這是“歷史性進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
就在此微妙時刻,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于7月4日拋出一番驚人之論,他公開質疑中國誠意,聲稱若真想推動東南亞無核化,中國“必須帶頭實現無核化”。
也就是要求中國單方面放棄核武器,這番言論與其去年底所謂中國應“摧毀核武器、移除彈道導彈、撤出南海”的論調一脈相承,其核心邏輯荒謬且脫離條約實質。
外媒報道截圖
該議定書的核心義務,是要求核武器國家承諾不對東南亞條約締約國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且不在該地區部署核武。
中國承諾不在此區域部署或使用核武,即已充分履約,菲律賓的額外要求,既沒有國際法理依據,也完全越出了條約框架。
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
菲律賓的“雙重標準”玩得溜
菲律賓此舉的突兀與強硬,與其近期的戰略轉向緊密相連,小馬科斯政府上臺后,菲美軍事合作急速升溫。
更具標志性和危險性的動作是,在4月美菲“肩并肩”聯合軍演期間,美軍首次在冷戰后的亞太地區部署了“堤豐”陸基中程導彈系統,位置就選在菲律賓呂宋島。
“堤豐”導彈系統
這套系統射程覆蓋廣闊,極具戰略進攻性,美日菲還商量著把東海、南海劃成“單一戰區”,7月6日菲軍方剛宣布這事兒,轉頭就要求中國棄核,這不是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
美軍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現在完全由美國人說了算,菲軍連決策權都沒有,去年美菲軍演時,美國還把核潛艇開進蘇比克灣。
馬科斯在會上發言
這時候怎么不見菲律賓提“無核”了?說白了,菲律賓是想拿“無核化”當幌子,給美國在南海搞軍事存在鋪路。
中國的核政策:“不首先使用”不是說說而已
可能有人會問,中國為啥不答應菲律賓的要求?先不說這根本不符合條約規定,中國的核政策從來都是“自衛防御”。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今年3月就強調:“中國是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大國,始終將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反觀美國,一邊拖著不簽議定書,一邊在北約搞“核共享”,把核武器部署在德國、土耳其等國。
戰機掛載導彈
美國在歐洲部署了約100枚核炸彈。
北約今年5月的報告還炒作“中國核威脅”,被中國國防部懟回去:“北約自己擁有全球最大核武庫,還好意思說別人?”
特朗普的“聯俄夢”碎了,菲律賓成了新棋子
這事兒背后繞不開美國,特朗普上臺后一直想“聯俄抗中”,又是打電話又是談貿易,結果普京根本不接招。
特朗普和普京
5月中俄簽的聯合聲明直接寫明“反對美國強迫他國選邊站隊”,氣得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罵罵咧咧。
拉攏俄羅斯不成,美國就把寶壓在菲律賓身上,今年上半年,美菲簽了好幾個軍事協議,美軍在菲基地從5個增加到9個。
菲律賓以為抱上大腿就能在南海占便宜,卻忘了自己不過是美國棋盤上的一顆棋子,就像2020年菲律賓給南沙島礁“改名”,最后還不是不了了之?
結語
從要求中國棄核到給南海島礁改名,菲律賓這些年在南海問題上的“碰瓷”操作就沒停過,但這次拿核武器說事,無疑是踩過了線。
中國外交部說得很清楚:“《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不是某些國家的政治工具”,菲律賓這種“引狼入室”的做法,最終只會讓自己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