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這兩年在高端市場進步顯著,但整體看來跟蘋果三星依然有比較大的差距。
根據Counterpoint 最新的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延續增長態勢,出貨量與去年同期持平,營收同比增長3%。
從手機市場的營收來看,蘋果依然是遙遙領先。蘋果在一季度拿下了全球手機市場42%的收入,遠遠超過了排名第二的三星(18%)。按照份額來看,蘋果三星這兩家巨頭,直接瓜分了全球手機市場六成以上的收入。
相比之下,國產三巨頭小米、OPPO、vivo三家收入分別占到了全球市場的6%、5%和4%。盡管三家品牌都進入了全球前五的位置,但整體份額加起來依然落后于三星,大約是蘋果的三分之一。
Counterpoint還統計了全球手機的均價,全球第一季度批發價格平均售價達到364美元(約合2647元),創下第一季度歷史新高。其中蘋果依然是遙遙領先,iPhone的均價高達816美元(約合5900元人民幣)。
要知道,這還是蘋果一季度均價同比下降9%之后的結果。眾所周知,蘋果在一季度推出了iPhone16e這樣的廉價版機型(北美售價599美元起),拉低了iPhone的平均價格。不過也正因為iPhone16e的出現,讓蘋果一季度出貨量實現了正增長。根據蘋果官方的數據,一季度iPhone營收高達691 億美元。
安卓陣營中,三星均價326美元,約合2354元人民幣。OPPO均價269美元,約合1945元人民幣。vivo均價207美元,約合1496元人民幣。小米均價155美元,約合1121元人民幣。
從這份圖表中,我們不難分析出這些結論:
首先在品牌影響力上,蘋果憑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用戶忠誠度,即使在產品價格較高的情況下,仍能保持穩定的市場份額和營收增長。國產手機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品牌影響力仍需提升。
其次國產手機品牌雖然在國內市場表現強勁,但在歐美等高端市場的份額相對較小,市場布局不夠均衡。蘋果和三星憑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成熟的全球銷售渠道,在歐美等發達地區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國產手機品牌未來還要繼續加強在海外市場的拓展,尤其是在高端旗艦領域,國產手機品牌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提升手機均價和利潤,并非只是單純把手機賣貴。關鍵還是要在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上深耕,不斷打造差異化的產品。可以看到,一季度全球手機市場的均價都同比上升,證明了市場對于高品質、高性能手機的需求。國產手機品牌還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發創新的力度,不斷拓展高端市場,優化產品結構。同時還要通過強化生態和品牌力的建設,進一步提升用戶的黏性和產品附加值。
未來,國產手機品牌想要進一步在全球市場跟三星蘋果競爭,還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