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很多人手上會長一些透明的“小水皰”,雖然不疼,但是癢到讓人懷疑人生,一不小心撓破后,里面會流出一些液體。
這些既影響美觀又奇癢無比的小水皰,到底是什么?
又癢又丑的水皰是汗皰疹
汗皰疹多發于手指側面、手掌、指端皮膚,多為米粒大小,有的稍高于皮膚,有的隱藏在皮膚之下。它的發病具有季節性,通常在夏天最明顯,冬天會自愈。
此外,它還有這些特點:
粟粒大小(通常指直徑在1—5毫米范圍內的顆粒狀物體)的水皰、成群發生,左右對稱發病。
水皰內含有清澈的皰液,可能會伴有瘙癢或燒灼感。
水皰一般2—3周后會干涸脫皮,露出皮膚,此時可能會有疼痛感。
反復發作,有時舊皰未愈新皰又起。
大多伴有手足多汗。
需要提醒的是,汗皰疹不是“腳氣”長在手上,也不會傳染。但是掐破水皰會導致皮膚破損,手又經常接觸各種東西,增加感染的風險。
雖然汗皰疹可能會讓你痛苦,但長了它說明你還年輕,因為汗皰疹常見于青壯年群體,孩子和青年人得的比較多,很少見到老年人長汗皰疹。
為什么會得汗皰疹,因為出汗嗎?
比起討論汗皰疹是怎么回事,可能大家更急切地想知道怎么治療。
但還是要啰嗦一下,它為什么會發生,以及哪些情況容易長汗皰疹。這是因為,只有深入了解了來龍去脈,治療起來才更從容,正所謂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關于汗皰疹,有一個很常見的誤區,是以為汗皰疹就是因為出汗、汗多引起來的。其實不然,這里先來分享 2 點:
第一,汗皰疹,或者出汗不良性濕疹,在醫學上是一個誤稱(misnomer)。也就是說,疾病的稱呼名不副實。類似的情況很普遍,好比用“灰指甲”指代指甲的真菌感染,這也有問題,因為醫學上的灰指甲特點并不是指甲變灰。
第二,出汗和汗皰疹關系比較弱,汗皰疹的病因或者誘因其實很多,甚至有不少人病因并不明確。
總結起來,與汗皰疹患病有關的因素可能包括這樣一些:
本身有特應性皮炎(也叫作特應性濕疹),尤其是兒童的汗皰疹;
有接觸某些過敏原,比如含有鎳元素的金屬制品和其他過敏原;
其他部位(比如腳上)有真菌感染,可以引起別處(比如手上)的汗皰疹,這是一種自身的免疫反應;
確實是有手足多汗的情況;
本人是煙民,不管抽的是香煙還是電子煙;
日曬;
情緒劇烈波動,精神壓力大。
具體到個人,具體的引發因素和加重因素其實都會各有不同,甚至很多人莫名其妙就發生了,不好確定具體的原因。如果要找出源頭,一個是生活中多關注每次發作前的可疑因素,另一個是正規就醫,找皮膚科醫生協助判斷,必要時可以做斑貼試驗等協助尋找原因。
長了汗皰疹需要治療嗎?
汗皰疹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半個月左右即可自愈,但如果出現長期反復不愈,或者感染化膿等情況,要及時就醫治療。
初期手部出現紅斑、丘疹時,可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鈣調磷酸酶抑制劑軟膏,比如丙酸氟替卡松乳膏、他克莫司軟膏等。
瘙癢難忍時,千萬不可抓撓、擠破水皰,可外用爐甘石收斂水皰,但出現皮損時不建議使用。
如果病情難以控制,皮疹面積逐漸增大,出現糜爛滲出,建議口服抗組胺藥物治療,比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
患病期間減少接觸堿性洗護用品,比如肥皂、洗衣液、清潔劑,盡可能避免一切刺激手部皮膚的因素,如用手直接接觸山藥等,清洗物品時手戴乳膠手套。切水果、做家務等實在避免不了,可以戴兩層手套,在外層乳膠手套內再戴一層純棉手套進行勞動,并且在出汗時盡快更換。
避免汗皰疹,生活中要做好這5件事
■保持手部清爽干燥
平時要避免搔抓、燙洗,生活中要盡量避免過度清潔,少接觸消毒液、洗手液、酒精等刺激性化學物質。
■避免接觸某些金屬
留意戒指、手表和手鏈等首飾,長期接觸水分時,合金成分可能會釋放,引起皮膚問題,如果有可疑情況,建議少戴或不戴首飾或者接觸水前先取下來。
■保護好皮膚屏障
夏季要避免強烈的日光照射,外出要做好防曬。手部皮膚保濕可增強屏障功能,降低汗皰疹的發病概率,洗手選擇溫水,洗后擦護手霜,少用香精等添加劑較多的產品。
■讓自己有個好心情
避免精神緊張以及情緒波動,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不要過度勞累,保持每天6—8小時的睡眠。
■ 飲食清淡保持運動
飲食清淡一些,少吃肥甘厚味或者辛燥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補充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平時加強體育鍛煉。
來源:央視新聞、生命時報、科普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