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車宣布對SU7車型的智能駕駛功能名稱進行全面調整,將原“智駕”統一更名為“輔助駕駛”。其中,標準版搭載的Xiaomi Pilot Pro系統更名為“小米輔助駕駛Pro”,而SU7 Pro、Max、Ultra版本的高階系統則從“小米智駕Max”變更為“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此次更名在小米汽車App及官網訂購頁面已同步更新,官方稱此舉為“更精準的功能描述”,并強調端到端輔助駕駛支持車位到車位的全場景覆蓋,包括ETC/閘機通行、窄路會車及自動泊車等。
更名背后,多重因素交織。行業層面,工信部于4月16日召開會議,明確要求車企規范智能駕駛宣傳,杜絕夸大表述,避免誤導用戶。同時,3月底至4月初,小米SU7接連發生兩起交通事故,其中3月29日安徽高速事故中車輛處于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引發公眾對技術安全性的質疑。車企高管近期公開表態亦顯示,行業對“智駕”一詞的使用趨于謹慎,多家企業轉向“輔助駕駛”或“智能輔助駕駛”表述,以明確駕駛員主體責任。
技術層面,小米SU7標準版未配備激光雷達,僅依賴視覺方案,而高配版搭載激光雷達。行業專家指出,純視覺方案在極端天氣或復雜路況下存在局限性,更名或與技術實際能力匹配及安全冗余設計相關。此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4月21日亦呼吁規范輔助駕駛宣傳,避免模糊功能邊界。
此次調整被視為小米汽車對監管趨勢與用戶關切的主動回應。盡管名稱變更,小米仍強調其端到端大模型技術通過感知、預測與規劃一體化提升駕駛體驗,但輿論普遍認為此舉折射出行業從“技術激進”向“安全務實”的轉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