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據美國“戰區”和“商業內幕”網站報道消息,一枚近乎完好無損的美軍最新型滑翔炸彈GBU-53/B“風暴破壞者”的殘骸在也門境內被發現,美方擔憂其可能落入胡塞武裝和伊朗手中。“戰區”網站稱,“風暴破壞者”最近才被確認在也門投入實戰,其性能非常先進,將成為美國最重要、使用最廣泛的武器之一,裝備美軍以及眾多盟友的空軍部隊。因此,這枚幾乎完好無損的武器殘骸落入對手手中,對美軍造成了巨大風險。
就在上個月,“戰區”網站曾報道稱,發現了美國在針對也門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中首次將SDB-Ⅱ投入實戰的相關證據,比如在美國軍方發布“超級大黃蜂”戰機從“杜魯門”號航母尚起飛的畫面,而此次沙漠中的未爆彈證實了該武器在戰斗中進行了實際發射。報道認為,這枚炸彈目前很有可能以相對完好的狀態落入胡塞武裝手中,并據此渲染稱,由于胡塞武裝受到伊朗支持,而伊朗又“與中國和俄羅斯存在廣泛戰略層面的聯系”,因此這枚彈藥的技術可能會被一些美國的主要對手利用。
“風暴破壞者”(資料圖)
從公開圖片看,這枚炸彈躺臥在沙漠中,除外殼有一些撞痕外,損壞程度并不嚴重,或表明其是飛行途中因故障墜地,而非被敵防空火力擊落。
幾個月前,美軍一架MQ-9B察打一體無人機也被胡塞武裝“生擒”,同樣外觀大致完整,機身表面蒙皮光滑,油漆都沒蹭掉,甚至看不到被防空武器攔截所產生的彈孔和破洞。據此,外媒認為這架MQ-9B可能也是由于故障,從高空滑落至地面,并在落地過程中受外力沖擊,導致機身后半部分斷裂和引擎螺旋槳彎折。
在這關鍵時刻,美軍更狼狽的事情發生了。為規避胡塞武裝發動的襲擊,美軍“杜魯門”號航母緊急采取機動,竟導致一架F/A-18E“超級大黃蜂”戰機墜海。據美國“戰區”網站4月28日報道,一名美國官員透露,當天早些時候,在“杜魯門”號航空母艦為應對胡塞武裝襲擊而進行規避機動時,一架F/A-18E“超級大黃蜂”戰斗機從其舷側墜海。2025年早些時候,“杜魯門”號在埃及塞得港附近的地中海海域與一艘商船相撞,隨后在希臘進行維修,直到2月16日才返回海上。
胡塞武裝發射導彈(資料圖)
美軍與也門胡塞武裝已經激戰了一個多月,期間美軍對胡塞武裝的轟炸持續不斷,而美軍自己也在紅海地區遭到猛烈的反擊。一個不容忽視的情況是,就在美軍戰斗機從“杜魯門號”航母上墜海的當天晚間,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宣布,作為對美軍轟炸也門的報復措施,胡塞武裝使用導彈和無人機攻擊了位于紅海的美國 ‘杜魯門’號航空母艦。杜魯門號航母雖然是打擊胡塞武裝的主力,但是已經部署在中東數月,可謂人疲馬乏,而且還多次遭到胡塞武裝的導彈攻擊。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此前刊登一篇文章,標題是《胡塞武裝如何智勝華盛頓》,作者是拉蒙·馬克斯。該文稱,反艦導彈系統和無人機帶來的海戰技術革命,使胡塞武裝有能力切斷紅海的戰略要道曼德海峽。這種持續對峙對美國這個全球海上強國構成嚴重威脅。
美國海軍是否足夠龐大,這是非常值得懷疑的。美國老舊的造船廠沒有生產能力。盡管如此,太平洋艦隊的核心任務是保護美國的盟友菲律賓、日本和韓國。此外,美國海軍還必須對伊朗做好準備。
美國航母(資料圖)
美國當地時間4月29日,是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國總統的第100天。白宮官網上的新標語“美國回來了”也掛了100天。在這一百天中,特朗普已經簽了142項行政令、39項公告、42份備忘錄,還有不計其數的社交媒體發言。比起白宮想讓大眾知道的“美國回來了”,這一百天,全世界感受到的是美國政府帶來的混亂。4月15日,美國媒體報道,美軍在中東部署的第二個航空母艦打擊群已抵達也門附近水域。衛星圖像顯示,這艘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目前正在位于亞丁灣的也門索科特拉島附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