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閩南網報道,伊朗媒體28日報道,伊朗南部霍爾木茲甘省沙希德拉賈伊港26日發生的爆炸事故已造成70人遇難。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援引霍爾木茲甘省危機管理部負責人邁赫達德·哈桑扎德的話報道,爆炸和引發的火災已造成70人死亡,此外有120名傷者在醫院接受救治,其余1072人已經出院。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當天也援引哈桑扎德的話報道說,救援工作仍在繼續,火勢已得到控制,已采取措施轉移并重新安置集裝箱。
據了解,這次爆炸的威力很大,當地媒體形容在50公里外,都能感受到爆炸傳來的沖擊波。根據中國駐阿巴斯總領事館統計,有三名中國公民在爆炸中受了輕傷,目前三人的情況都很穩定,沒有生命危險。在爆炸發生后,中方使館迅速啟動應急機制,和伊朗方面保持溝通,并指導當地的中方人員應急避險策略。不出意外的話,這起事件不會波及當地太多中方人員,應該不會有中國公民在事件中遇難,情況還算可控。
伊朗港口(資料圖)
針對此事,近日我國外交部有進行了回應。據報道,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既然你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位于伊朗南部的拉賈伊港口發生了爆炸,已造成40人死亡,1000多人受傷,另有6人失蹤。中方對此有何評論?郭嘉昆表示,中方謹對伊朗南部拉賈伊港口爆炸事件中的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向伊朗政府、遇難者家屬和傷者致以誠摯慰問,祝愿傷者早日康復。
分析指出,大量的線索,都指向了以色列摩薩德,這其中有著至少三方面的理由。第一,爆炸發生在美伊第三輪核談判之際,幕后黑手或許意圖破壞伊朗與美國之間的外交努力,迫使美國重回對抗路線;第二,過去5年時間里,伊朗的港口遇襲,核科學家死亡,核設施爆炸,都被指與以色列有關;第三,以色列與伊朗是一對死敵,伊朗支持的“抵抗之弧”已經讓以色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為了削弱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能力,打擊其向“抵抗之弧”輸送武器的通道,以色列完全有動機這樣做。
伊朗港口(資料圖)
當地時間28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加埃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保留鈾濃縮技術是伊朗在核問題談判中的“紅線”。就在美國和伊朗展開“積極”磋商的同時,以色列頻繁放出狠話。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27日表示,絕不能讓伊朗擁有核武器,希望美國代表能通過與伊朗談判實現這一目標,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就是徹底拆除伊朗核計劃的所有基礎設施。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28日表示,以色列不會允許伊朗獲得核武器,并警告稱,如有必要,軍方將采取行動。
近半個月來,美國與伊朗已進行了三輪談判。據斡旋方阿曼此前表示,美國和伊朗正在尋求達成一項協議,該協議將使伊朗“完全擺脫”核武器和制裁,但“保持其發展和平核能的能力”。這顯然與內塔尼亞胡所說的不同。此前就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報道稱,以色列目前仍不排除在今年春末或夏季“繞過美國打擊伊朗核設施”的可能性。
話說回來,近日,伊朗內政部長莫梅尼在危機會議上痛陳,爆炸根源是“安全疏忽”,是港口管理當局對安全規程和防護措施的集體失職。表面上,這是一次事故,但稍加剖析,真相遠比事故本身更讓人警醒:伊朗,這個在外界眼中以“抵抗、強硬、反美”著稱的國家,內部正深陷一場無聲但致命的系統性潰敗。
伊朗港口(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常駐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代表李松、俄羅斯常駐代表烏里揚諾夫和伊朗常駐代表納賈菲前幾日共同會見IAEA總干事格羅西,就當前形勢下IAEA如何發揮作用,服務伊朗核問題政治外交解決進程進行深入溝通。李松指出,中方贊賞伊朗關于不發展核武器的承諾,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支持伊朗與包括美國在內各方開展對話,通過協商談判維護正當合法權益,這有助于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也有助于促進地區和平與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