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考古盲盒風靡全網,一枚冰箱貼潮流拿捏。這個“五一”假期,各具特色的文創產品已成為游客“打卡”景區的新風尚。從早期的古鎮標配“草帽、真絲繡花手帕、木梳”,到如今各地獨具匠心的文創設計,不斷更新的旅游紀念品在口袋里、舌尖上、服飾間搭建起中華傳統文化的“移動展廳”。這個假期,哪些文創產品成為游客的“心頭好”?它們背后又有怎樣的文化故事?我們先到山西大同看一看。
大同古城文創走紅 傳統元素變身時尚爆款
這個假期,在山西大同,以云岡石窟造像為靈感打造的“佛小伴”系列文創產品備受游客青睞,這些“佛小伴”造型憨態可掬、萌態十足。
流光溢彩的琉璃冰箱貼也是文創爆款之一。它巧妙地將傳統琺華彩工藝與現代幾何設計相融合,以古城墻、遼金建筑等大同標志性元素為藍本,通過精湛的工藝將這些宏偉壯觀的建筑濃縮成一個個精致的藝術符號。
全新推出的“平城記憶”金屬書簽也備受游客喜愛。書簽采用了精湛的鏤空雕刻工藝,將華嚴寺飛檐的靈動飄逸、善化寺的古樸莊重等標志性建筑完美呈現。這款書簽不僅是閱讀時的實用工具,更是文旅融合的體現,成為了游客們記錄大同之行的獨特載體。
從“看得見”到“帶得走” 博物館文創受熱捧
湖南博物院四樓的博物館公園也是游客爭相打卡的地方,在這里不僅可以買到有文物元素的冰箱貼、地毯、藝術噴畫等兼具實用與趣味的文創產品,還能把“文物”吃進肚子里。
在博物館的甜品店里,素紗單衣、皿方罍、大禾人面紋方鼎等文物被做成了慕斯蛋糕和餅干。其中,最受歡迎的當數淘氣小貍貓巧克力慕斯,它的原型來自于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君幸食”貍貓紋漆食盤,小貍貓就好像是從文物中跳脫出來,活靈活現、非常討喜。
在長沙,還有很多老街古巷通過打造多種創意微景觀,推出一批帶得走的文創產品。在自助拍報機前,不少游客選擇心儀的模板點擊拍照,就可以打印出來一張既有年代感又有長沙印跡的文創報紙。在白果園旅游休閑街區的《湘江評論》文創小店里,許多游客前來探訪紅色文化的同時,也會購買小背包、筆記本等文創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