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客戶也在咨詢我,匯率震蕩會不會對港險有影響?!币晃幌愀郾kU代理人小Z(化名)通過微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反復無常引發全球貿易混亂。4月以來,由于美元快速貶值,歐元相較之下被動升值?!拔逡弧奔倨谄陂g,亞洲貨幣市場也出現異動,多數亞洲貨幣對美元呈現大幅升值態勢,離岸人民幣、港幣等主要貨幣對美元紛紛升值。香港保險市場主要是美元計價的保單,匯率波動是否會影響香港保險的吸引力?
在小Z看來,配置港險主要是站在分散投資以及長期投資的角度,雖然一些客戶會有顧慮,但原來有計劃做長期的、海外資產配置的客戶,還是會繼續簽單。
“匯率不是客戶投保香港保險的關鍵因素。”另一位香港保代L(化名)女士也通過微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美元指數下跌,香港的美元保單還“熱”嗎?
香港保監局近期公布的2024年臨時統計數字顯示,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為628億港元,同比增長6.5%。記者注意到,2023年全年,內地訪客赴港投保的個人人壽產品新單保費約為590億港元,同比飆升27倍,僅次于2016年創下的歷史高峰。
不過,近期的匯率市場震動,給內地赴港投保增加了一些不確定因素。
歐元、日元等主權貨幣在4月率先上漲,美元指數低位偏弱運行?!拔逡弧逼陂g,關稅摩擦有所緩和,全球市場風險偏好修復,新臺幣、人民幣、港幣等亞洲貨幣對美元出現“補漲”,離岸人民幣對美元一度升破7.19關口。
5月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簡稱香港金管局)披露,斥資465.39億港元(約合60億美元)購買美元,以捍衛港幣聯系匯率制度。這是香港金管局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日美元購買操作。香港金管局發言人表示,近期港元偏強,主要由于股票投資相關的港元需求有所增加,支持港元匯價。此外,多只區內貨幣近日對美元升值,亦帶動港匯走強。
美元指數下跌,香港的美元保單還“熱”嗎?
每年的“五一”假期、國慶假期,都有很多內地客戶到香港投保。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間,各保險公司,包括小Z所在的公司,甚至不同的營業團隊都針對內地客戶舉辦“全球資產配置”“海外升學”等講座活動。作為港險代理人,大家這幾天都是比較忙的。
“香港保險有美元、港幣和人民幣計價的產品,但實際中,內地居民購買的香港保險以美元計價的為主,極少有購買以港幣和人民幣計價的保險產品?!北本┞摵洗髮W商務學院金融系教師楊澤云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分析稱,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對于內地居民赴港買保險而言,相當于是降價了。因此,當前的匯率波動是有利于香港保險銷售的。
美國“債匯雙殺”,應關注港險收益率變動
近年來,香港的分紅儲蓄險受到內地客戶的青睞,大量內地人赴港購買保險主要是尋求其理財功能。
“儲蓄型壽險兼具長期性和安全性。壽險和儲蓄是居民可選擇的相對安全的金融產品,一定程度上具有保證收益的屬性。但保險產品的期限要遠長于居民儲蓄。長期儲蓄壽險產品主要是10年以上期限,而長期儲蓄存款多以1~5年為主?!比A泰證券年度策略報告指出,儲蓄類壽險產品高收益、長期限特征明顯,是兼具長期和安全特征的零售金融產品。
記者了解到,從收益來看,港險保單收益主要包括保證和預期兩部分,其中保證部分是長期的,一般18年~20年回本,中長期僅有0.5%的收益率,而預期部分在20年左右有5%~6%的復利增長,在更長期限中可達到6.5%~7%。支撐其高收益的底層資產主要是美股和美債。
從債市最新表現來看,美國國債收益率在“五一”假期大幅上行,10年美債收益率在上周后兩個交易日上行超過14BP,全周上漲約6BP至4.33%。這意味著短期而言,消費者需要關注美元保單收益率的波動。
“匯率波動因?資產估值風險?與?政策不確定性?對收益率構成雙向沖擊?!北本┡排啪W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稱,美元貶值導致美元資產掛鉤的保單?名義收益承壓?,若保險資金未分散至歐元等升值貨幣資產,實際回報或受拖累。同時,美聯儲維持高利率抑制債券收益,疊加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可能削弱投保意愿及分紅穩定性。
“4月以來,美元指數下跌,美債收益率飆升,‘債匯雙殺’的情況下,我有不少客戶也來咨詢,詢問短期有沒有影響,港險收益率穩不穩?!痹谛看來,客戶的保單都是持有10年~30年甚至更長的,所以盡管短期震蕩會時不時發生,但長期來看影響不會特別大。
資深精算師徐昱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4月初美國出臺關稅政策,導致整個匯率市場波動較大。從兩次波動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維持在7.3左右,相對來說是較為穩定的。從中長期而言,匯率市場的雙向波動,對于港險客戶來說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對于私行客戶來說,存在適當增加美元資產配比的需求?!?/p>
預期收益將下調,買港險切莫只關注高收益
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以預期收益高著稱的港險也面臨下調壓力。
2月28日,香港保監局發布了有關分紅保單利益說明文件中的演示利率上限的實務指引。香港保監局認為,在分紅保險產品的利益演示中,將演示利率上限設定為6.0%(適用于港元計價產品)及6.5%(適用于非港元計價產品)是合理的參考水平。該指引將于2025年7月1日起生效。據悉,未來香港保監局將應市場情況,考慮將這一指引的適用范圍擴大至其他保險產品。
這意味著,預期收益7%以上的香港分紅險還有不到2個月的窗口期。據業內人士測算,以每年投入5萬元為例,投入5年,到第30年時,復利7%和復利6.5%的預期收益相差約為32萬元,到第50年時,相差約為200萬元。
前述年度策略報告指出,觀察海外壽險業,儲蓄類產品始終是壽險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在長期的利率下行過程中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特征。儲蓄產品作為保收益的儲蓄手段,在利率下行初期,優勢凸顯,因此得到快速發展。但當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時,其收益率過低,可能導致競爭力減弱,占比下降。
預期收益下降也帶動了一波港險銷售熱,L女士對記者解釋,在保險公司促銷優惠下,有很多客戶近期會選擇預繳保費?!氨热绫緛?年交保費,如果一次繳款有存款利率優惠,比放銀行合算,客戶如果有經濟能力,就會選擇預繳費。”
“對于赴港買保險的客戶而言,其目的之一就是家庭資產的多幣種配置?!睏顫稍圃谑茉L時強調,香港保險產品的收益率可能高于內地,其價格可能也低于內地。但其仍然是保險,主要功能是防范風險、應對風險。因此,購買香港保險,仍然要以風險管理為主要需求,而非為了高收益去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