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高頻科間營養會診模板應用的工作流程分為兩部分: 首次 (一次性) 制定流程和周期性(重復性)應用流程;兩者的方法和策略不同。
首 次 (一次性)制定流程:以“牛刀殺雞”的精神和不計成本、認真細致的態度,多方參與、反復多輪驗證;其最初較高的一過性成本,將被長期的高頻使用所攤薄。周期性(重復性)應用流程:每一個周期循環一次,相對簡化,成本較低。
下文以河南省人民醫院為例, 簡介該院高頻科間營養會診模板的首次制定工作流程。 案例發生時間:2023 年 1 月~4 月,地點:河南省人民醫院營養科,對象:該院營養科成員。
1. 小組擬定
(1)小組建立
根據營養會診業務量和工作年限等因素,河南省醫營養科內部選定資深營養醫師 (關*、楊*、趙*、王*、許*)組成高頻科間營養會診模板專項小組(以下簡稱小組),營養科主任擔任組長,指定小組內一名營養醫師(許*)擔任秘書,負責牽頭組織會診模板的制定。
(2)擬定分類
由秘書回顧整理既往1年的科間營養會診單,按會診目的/營養支持途徑分為膳食指導、口服營養補充、腸內營養支持、腸外營養支持四個大類及其若干亞類,并統計各類構成比。營養科主任帶領小組成員, 從四個大類中挑選出各自最高的亞類,并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擬定第一批高頻科間營養會診模板。
(3)擬定初稿
小組各成員基于近1年的會診數據,主要依據團隊經驗,輔助參考指南/共識和相關優秀同業者的工作經驗,依次按照現況回顧、文獻復習和比較初擬三個工作步驟, 各自提出四類會診模板的初稿。
(4)小組討論
營養科主任召集開展組內討論, 根據小組討論意見對初稿進行修訂, 形成“征求意見稿”。
2.科內討論
(1)逐一征詢
以面談形式,由秘書逐一征詢科內參與科間營養會診的營養醫師對會診模板(征求意見稿)的修改意見,匯總分類后,形成小組討論文本。
(2)小組討論
營養科主任組織小組討論,對相關意見逐條討論并列出觀點和依據; 進一步完善討論文本。
(3)科室討論
營養科全員共同學習討論文本,并現場表決;秘書依據表決結果,修訂“征求意見稿”為“內部測試稿”。
(4)內部測試
秘書牽頭擬定會診模板內部測試監測表(具體參見表 4 和表 5);將該監測表用于營養師工作量統計使用。
3.臨床驗證
(1)問卷擬定
秘書牽頭擬定高頻營養會診模板試用效果臨床問卷調查表;目的是驗證該模板的臨床可行性、有效性等,進而修訂和完善會診模板;問卷主要針對會診模板基本結構,其次是少數關鍵細節問題。
(2)預調查
非隨機選擇 1-2 名臨床醫師填寫問卷,秘書根據醫師主觀感受和耗時等信息對問卷進行微調。
(3)正式調查
營養科主任組織各營養師選擇不同專科的臨床醫師填寫調查問卷,對營養會診模板提出判斷和建議;秘書負責統計、匯總和問題分類,營養科主任組織小組討論,對相關意見逐條討論;完成會診模板的驗證。
4.醫院備案
營養科將經過驗證的會診模板醫務處主管部門備案,并在相關病區進行宣教推廣及落實。
*聲明:本電子單冊為公益性原創作品; 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剪輯、修改、摘編或以其他方式復制并傳播本手冊的內容。
【會診手冊3.0】為《臨床營養管理——基礎、技能與案例》紙質書籍的公益性配套電子書,如需購書,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打開鏈接文章,下劃至最后,在該文末尾處有購書鏈接,可直接點擊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