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迷與秦腔名家合影 主辦方供圖
“五一”假期首日,“2025千人吼秦腔·共筑非遺魂”群眾文化活動在西安市易俗社文化街區上演。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獎、白玉蘭獎獲得者,西安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西安易俗社第十八任社長惠敏莉,一級演員李洪剛、范莉莉、李東峰、屈鵬、高二強等13位易俗社秦腔名家集體亮相,吸引現場千余名戲迷及游客吼唱中國秦腔優秀劇目,為廣大游客奉上了別具一格的秦腔藝術盛宴。
臺上唱腔嘹亮,臺下掌聲不斷。從白發蒼蒼的老人到朝氣蓬勃的青年,從專業戲迷到慕名而來的全國各地的游客,他們或與名家共同吼唱,或高舉著手機不停地拍照錄像,完全沉浸在秦腔的藝術世界中。
“老技藝”如何玩出“新花樣”?活動現場特別設置了“秦腔文化體驗區”,游客可以體驗秦腔扮相、經典唱段教學、戲曲服飾試穿等互動項目。同時,以“吼”換禮等秦腔體驗活動作為聯動內容覆蓋了易俗社街區、永興坊、興慶公園等西安文旅地標,將秦腔元素植入街道、廣場等城市公共空間,參與者可以通過分貝電子感應裝置以“吼”秦腔的方式來感受傳統非遺的魅力。
根據快手數據,2024年12月秦腔視頻播放量同比上漲65%,與同年6月相比增長46%。《2024快手非遺生態報告》顯示秦腔是TOP3受歡迎的非遺項目。易俗社與快手合作,利用直播和短視頻等新媒體形式,突破秦腔傳統演出限制。活動邀請快手達人現場直播,通過新媒體矩陣全面傳播,實現“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文化狂歡,使秦腔藝術深入民眾生活。
快手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在易俗社文化街區舉辦“千人吼秦腔·共筑非遺魂”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到西安這座網紅城市,除了美食景點,還有“秦腔”這一文化標簽值得關注。通過這一新穎的活動形式,助力非遺發展,讓年輕人更多地關注傳統文化,也給文化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快手希望能通過“極致體驗+頂流傳播+產業聯動”,將秦腔從地方劇種升維為國民級文化自信符號,打造政務媒體助力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標桿案例。
西安演藝集團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千人吼秦腔”活動不僅是對秦腔藝術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推動秦腔藝術傳承發展的新起點。西安的秦腔藝術家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組織更多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動。“五一”期間,藝術家們還奔赴陜北子洲等基層地區開展系列演出活動,深入田間地頭、鄉村社區,把秦腔藝術送到百姓身邊,讓基層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高品質的文化演出,切實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通過“送文化、種文化”相結合的方式,讓秦腔藝術在基層沃土中扎根生長,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本次活動由西安市委宣傳部指導,西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西安演藝集團、快手承辦,西安市戲劇家協會、西安市廣播電視臺、西安易俗社協辦。
文化藝術報全媒體記者 齊敏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責 編 | 姜 瓊
審 核 | 張建全
終 審 | 張嘉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