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紅河谷》曾以宏大敘事與深刻的人性刻畫,打動無數觀眾。5月7日,秦腔現代劇《紅河谷》建組儀式于陜西省戲曲研究院三團排練場舉行。這部改編自馮小寧編劇、導演并榮獲第二十屆大眾百花獎同名經典電影的作品,以20世紀初波瀾壯闊的西藏歷史為背景,通過藏漢兒女生死與共的愛情故事和并肩御敵的英雄史詩,深刻詮釋世界反法西斯精神與中華民族團結偉力,兼具藝術感染力與時代價值。
秦腔現代劇《紅河谷》集結國內頂尖創作力量:知名編劇王宏操刀擔任該劇編劇,知名導演藝術家黃定山擔綱總導演,力求實現傳統戲曲藝術與現代舞臺美學的深度交融。
建組儀式上,編劇王宏分享創作心路歷程。王宏表示,秦腔現代劇《紅河谷》是秦腔劇種對全民族、多地域題材的創新呈現,生動彰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創團隊選擇以丹珠作為女主角,正是看中這一角色豐富的戲劇性與獨特魅力,能與秦腔藝術特色完美契合。同時,劇中將融入諸多電影未涉及的全新細節,令人倍感期待。王宏強調,戲曲改編絕非簡單復刻,需在原作基礎上實現藝術升華,突出劇種特色與創作者的個性化解讀。
此次秦腔改編,充分發揮戲曲“以歌舞演故事”的藝術特性,巧妙融合西藏民族音樂元素與秦腔傳統板式,在唱腔設計、舞美呈現等方面大膽突破地域文化界限,展現國際化藝術視野。
該劇總導演黃定山在闡述創作理念時指出,此次創作面臨三大挑戰:古老秦腔的現代表達、電影藝術向戲曲藝術的轉化,以及適應現代觀眾群體變化與戲曲傳播多元化需求。他與主創團隊滿懷熱忱,將攜手探索秦腔《紅河谷》的獨特藝術表達,這正是藝術創作的魅力所在。
作為“梅花版”《紅河谷》女一號丹珠的扮演者,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梅在儀式上表達誠摯謝意,感謝電影《紅河谷》編劇、導演馮小寧老師的信任與支持,以“零稿酬”授權為改編創作提供堅實保障。
李梅表示,《紅河谷》題材具有世界性,其所傳遞的人性之美、民族向心力與抗爭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研究院將充分發揮秦腔藝術優勢,全力打造精品劇目。
據悉,該劇將推出“梅花版”與“青春版”,通過“以戲帶人”的方式,由主創團隊對青年演員進行悉心指導,助力戲曲藝術傳承發展,力求創作出留得下、傳得開、唱得響、走得遠的經典佳作。
此外,主創團隊透露,將運用虛實結合的多維現代舞臺空間,生動再現雪山、經幡等藏地特色意象,致力于將該劇的美學水準提升至全新高度,有望成為新時代秦腔現代化轉型的標志性作品。
目前,秦腔《紅河谷》已緊鑼密鼓展開排練,預計年中與觀眾見面。
文化藝術報全媒體記者 趙梓希 文/圖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責 編 | 姜 瓊
審 核 | 張建全
終 審 | 張嘉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