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們都知道,毛主席不光是一名軍事家,而且文學、書法也是一流。毛主席的字體有著獨特的表現形式,被稱為“毛體”。能夠收到毛主席的親筆題字,對于任何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會感到極其興奮,激動。而廬山管理局局長盧紹明就有幸得到了毛主席提筆寫的“廬山王”三個字。
“廬山王”極有氣勢,對于盧紹明來說也是感到壓力山大。那么,他是怎么處理的這幅字呢?他與毛主席之間產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毛主席上廬山
民國那會兒,民國政府把廬山當成 “夏都”。像“南昌起義”的策劃,“國共抗戰協定”的簽訂等大事,都跟廬山有關。我國現代歷史進程里,廬山有著好多影響特別大的轉折點。新中國成立10周年的時候,66歲的毛主席決定親眼看看廬山到底長啥樣。
1959年7月1日,毛主席為了去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第一次登上廬山。這時候,廬山那一片翠綠、高高聳立的模樣,才真真切切地出現在他眼前。毛主席看著這景色,心里頭思緒萬千,忍不住就寫下了這么一首詩:
其實毛主席這首詩最開始寫的時候,后兩句是 “陶潛不受元嘉祿,只為當年不向前”。從這兒能看出來,他對陶淵明躲開世間紛爭、歸隱山林的想法不太認可。陶淵明,又叫陶潛,是東晉時候的人,他在廬山出生、長大,最后也在廬山隱居、去世,是個特別有名的田園詩人。
這么看來,毛主席不光留意廬山的風景,對這兒的文化底蘊也印象深刻。后來這首詩文公開發表的時候,秘書周小舟他們仔細琢磨了一下,建議毛主席改了改,但這也沒影響他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毛主席這次來廬山,住在長沖河畔的“美廬”別墅。這地方以前可是蔣介石的“官邸”。20多年前,蔣介石在這房子里,指揮著幾十萬大軍去“圍剿”井岡山,把毛主席帶著的紅軍逼得爬雪山、過草地,歷經艱難,走了二萬五千里長征。也是在這房子里,周恩來跟蔣介石費了好大勁面對面談判,為促成國共聯合抗日做了好多辛苦工作。
全國解放后,房子還是那房子,可事兒和人都不一樣了。毛主席以主人的身份住進別墅,他可不覺得這只是“天意”就能解釋清楚的。要真說有“天意”,那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的人才能得天下”。
毛主席給盧紹明送字
1961年,毛澤東第二次登上廬山,心情格外舒暢。彼時,盧紹明擔任廬山管理局局長一職,職位雖不算高,卻因工作之便,有較多機會接觸中央高層領導。此次毛主席游覽廬山,盧紹明全程陪同,一路上,他憑借豐富的知識和生動的講解,為毛主席介紹廬山的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贏得了毛主席的贊賞。
盧紹明于1915年出生在湖北武漢陳家嘴灣。1927年,年僅12歲的他便跟隨父母投身革命活動,擔任交通員,還參加了著名的黃麻起義。1928年,他加入共青團,次年正式參加紅軍,1930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至1937年,盧紹明隨紅二十五軍踏上長征之路,一路艱苦跋涉抵達陜北,那時他已擔任團政治部主任。
抗戰時期,盧紹明進入延安抗大深造,畢業后先后擔任挺進軍直屬隊主任、二十八團政委。解放戰爭時期,他又歷任東北四野七縱二十四團團長、五十軍一〇五師主任。新中國成立后,盧紹明繼續在不同崗位發光發熱,先后擔任孝感軍分區主任、中南行政委員會廬山管理局黨委書記兼局長等職務。
這天,毛主席正在鋪開宣紙揮毫潑墨,一眼瞧見不遠處的盧紹明,便親切地向他招手,示意他過來。盧紹明見狀,立刻小跑上前。毛主席面帶微笑,對他說道:“邵明同志,我想送你一幅字。”說罷,毛主席揮筆寫下“廬山王”三個大字。盧紹明看到這三個字,激動得心臟都快跳出嗓子眼,連忙感激道:“感謝主席賜我墨寶。”
然而,興奮勁兒過后,盧紹明的心情漸漸變得復雜起來。一方面,自己官職不高,卻能得到毛主席親自潑墨題字,這份榮耀讓他滿心歡喜;可另一方面,“廬山王”這三個字又讓他深感驚訝。他深知在毛主席這樣偉大的領袖面前,“稱王”是何等不妥。
盡管內心十分渴望將這幅珍貴的字留存下來,但經過深思熟慮,盧紹明還是決定把字原封不動地交給時任中辦主任的楊尚昆。
1961年,廬山會議臨近尾聲,毛主席與所住別墅的工作人員合影留念。隨后,盧紹明委婉地向毛主席提出:“廬山管理局黨委想請主席給我們題個詞。”毛主席聽后,笑著點頭同意。次日傍晚,盧紹明收到了毛主席為廬山管理局黨委題寫的《廬山謠》,同時還有一個大信封,上面寫著:“送交廬紹明同志 —— 毛澤東。” 盧紹明發現毛主席把自己的姓寫成了“廬”,為了紀念這份主席給予的恩情,他毅然決定把自己的姓改為 “廬”。后來,經江西省委批準同意,他便一直使用“廬紹明”這個名字。
廬紹明的人生還在繼續書寫,離休前,他擔任司法部辦公廳副主任,享受副部級待遇。2013年8月30日,這位為革命事業奉獻一生的老人,因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