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碼狂甩關稅大棒,關稅談判遲遲沒音,美歐僵持不下上演拉鋸戰,你來我往瘋狂出招。
歐盟幡然醒悟不愿繼續低姿態,轉身對華開啟“殷勤和解”模式,取消四年對華限制,決定不再“跪”美國。
這一次,歐盟真的想明白了?
5月6日,中歐建交50周年招待會在北京拉開了帷幕。此番招待會上,我國副主席韓正除了就中歐建交50年進行了致辭,還會見了歐理事會前副主席米歇爾、歐盟駐華使節代表。
談到中歐關系時,歐方代表不光回顧了兩方50年來共同經歷的風風雨雨,還對兩方合作的經驗進行了總結闡述,稱贊中歐關系為世界發展增添了“穩定性”與“確定性”。
相比起從前,如今的歐盟比任何時候都知道我們的“可靠”。
因為自從特朗普揮起關稅大棒攪弄世界風云以來,跟美國有貿易往來的“伙伴們”,便一個接著一個成為“冤種”。
為了談攏關稅,歐盟沒少派人跟美國掰扯,可沒談出個所以然來也是肉眼可見的事實。
美方宣布對歐征收25%對等關稅沒多久,歐盟立馬就采取了反制措施。
作為當事人,美國和歐盟都知道相互反制,結果是兩敗俱傷。
對于雙方來說,這最好的結果就是能談出個所以然來,讓關稅問題盡快落到實處,回到正規上去。
但以特朗普出爾反爾的調性,歐盟與美國的關稅談判會以怎么樣的結局收場,迄今為止還是一個未知數。
也正是因為怕特朗普獅子大開口,擔憂談判以失敗告終,歐盟現在才不得不選擇直面關稅戰的考驗,想方設法做好應對關稅戰升級的準備。
5月6日,歐盟方面負責經貿事務的高官馬羅什·謝夫喬維奇在人前表示歐方已經做好了應對美國獅子大開口的準備,把所有談判選項放到了明面上。
現階段,歐盟和美國之間的關稅已經徹底把“不對等”三個字詮釋得淋漓盡致。
雖說距離90天協商期結束還有一段日子,但歐盟現在也不敢輕易放松警惕。
時間轉瞬即逝,如果談不攏,歐盟到那時只怕會變得更煎熬,只能眼看著可能上升到20%的對等關稅干瞪眼瞎著急。
經過一個四月的拉鋸戰,歐盟已然知道了美國的勃勃野心和丑陋嘴臉。
但就目前而言,歐盟內部對美的態度還算不上真正的“一致對外”。
歐盟內部反對對美“制裁”的風浪從來沒斷過,在這些反對國中,意大利的立場可謂是最“辣眼睛”的。
4月中旬,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到訪白宮與特朗普談笑風生的畫面,想必大家還歷歷在目。
當時,梅洛尼說到盡興處當即就拍著胸脯跟特朗普立下了“軍令狀”,直言要當“說客”,幫著特朗普疏通美國與歐盟的關系。
此后,歐盟內部關于與美國“盡釋前嫌”的風時不時就出來飄一飄。
不過,眼見著特朗普拒絕了歐盟提出的“零關稅”方案,這說和美歐“握手言和”的風也不怎么吹了。
因為現實的一次次磋磨,歐盟正變得越來越清醒,清醒得意識到特朗普是個“不靠譜”的人。
而眼看著中美關稅戰不斷升級,歐盟也會開始害怕成為美國關稅戰中,下一個被打壓的對象。
話說回來,開始明事理的歐盟注定不會讓自己“獻祭”的。不然,其又怎么會轉頭選擇找我們“和解”,主動釋放“友好”信號呢?
歐盟與我們之間的意見分歧,遍布在多個領域,可要說什么問題是最亟待解決的,那一定是“人權”。
四年前,歐洲議會咬著“人權問題”不放,非要給我們上綱上線,亂扣帽子。
借著“制裁人權”的契機,歐洲議會索性喊話我們,直言我們如果要制裁歐洲議會議員,他們就對我國政府人員進行“制裁”。
這場由歐洲議會挑起的“人權鬧劇”持續了整整四年的時間,直到今年5月6日,歐方才在這方面做到了真正的“及時止損”,跟我們一同為鬧劇畫上了一個句點。
也難怪有人說,歐洲站出來解決“對華人權限制”是在主動示好。
仔細想想,這么說真的挺貼切,畢竟人權問題神圣不可侵犯,若是歐方做不到尊重我國的人權問題,解不開自己設下的“人權枷鎖”,那說再多的誠意都是空話。
在對華平等對話談合作與對美低姿態搖尾乞憐中,到底選哪個,相信歐盟已經想明白了。
如今,中歐關系迎來建交50年新起點,歐方還做低了姿態主動“示好”,相信經歷美國關稅戰這么一番折騰,歐盟會拿出更多的誠意擺在臺面上,中歐合作的前景定然會越來越光明!
【參考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