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莫言在《晚熟的人》里寫過:"孩子,這世界上,沒有誰是容易的,包括你的父母。"可做父母的往往忘了,孩子的世界里,父母的話就是最鋒利的刀。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老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些話一旦從父母嘴里說出來,就像釘子釘進孩子心里,哪怕拔出來,傷疤也永遠在。
寧愿爛在肚子里,也不要對子女說的4句話,做父母的要明白
一、"你怎么混成這樣,真是失敗":否定的話,會澆滅孩子所有熱情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話雖然糙,卻暴露出很多父母的心理:總希望孩子活成自己理想的樣子??涩F實里,當孩子創業失敗、考試失利,最需要安慰時,換來的卻是一句"你怎么混成這樣"。
就像網友@小雨分享的經歷,自己辭職創業虧損,父親冷著臉說:"早知道你沒出息",這句話讓她整整三年不敢再嘗試新工作。老祖宗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孩子跌倒時,比起指責,他們更需要一句"沒事,重新來"。畢竟,被父母否定的孩子,連抬頭的勇氣都會慢慢消失。
二、"你就是個一事無成的敗家玩意":貼標簽的話,會讓孩子自我放棄
生活中總有父母,一生氣就給孩子扣帽子:考砸了就是"廢物",花錢多了就是"敗家"。心理學上有個詞叫"標簽效應",說的就是被貼上負面標簽的人,最終會活成標簽的樣子。
電影《何以為家》里,贊恩的父母總罵他"沒用",最后他真的覺得自己不配被愛。老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孩子的未來明明有無數種可能,一句"一事無成",卻把他們的人生早早判了"死刑"。記住,孩子的自信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一句句鼓勵堆起來的。
三、"你除了會花錢還會做什么":貶低的話,會摧毀孩子的價值感
"掙錢如捉鬼,花錢如流水",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花錢多,卻忘了孩子的消費觀,往往來自家庭的影響。當孩子買本書,被罵"浪費錢";想報個興趣班,被說"瞎折騰",久而久之,他們會覺得自己的需求都是錯的。
《少年派》里的林妙妙,想買新電腦學剪輯,媽媽張口就是"你不配",最后她只能偷偷去打工賺錢。老話說"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想讓孩子學會理財,不是靠指責,而是教會他們如何創造價值??偘押⒆淤H得一文不值,只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活著就是拖累。
四、"知道你這樣,當初還不如掐死你":最狠的話,會成為孩子一生的噩夢
氣頭上說的狠話,就像潑出去的臟水,收不回來還會發臭。有些父母吵架時口不擇言,一句"早該掐死你",看似發泄了情緒,卻在孩子心里種下了恐懼的種子。
知乎上有個高贊回答:"我30歲了,每次想起小時候媽媽說的這句話,還是會半夜驚醒。"老祖宗講"虎毒不食子",再生氣也不該拿生命開玩笑。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是獨立的個體,需要被尊重,更需要被溫柔以待。
父母和孩子的緣分,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目送??珊芏嗳瞬恢?,這場目送的起點,就藏在日常的對話里。那些脫口而出的傷人話,或許能逞一時之快,卻會成為孩子一生的陰影。從今天起,把這4句話爛在肚子里,多對孩子說句"我相信你",你會發現,被愛滋養的孩子,眼里真的會有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