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抖音頂流鑒寶博主“聽泉賞寶”(原名丁祥翔)因“北大學歷造假”風波被推上風口浪尖,一夜掉粉百萬。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停播五天后,他的粉絲數不降反增,狂漲116萬!
近日,他在直播中首次袒露心聲:“我已經到了普通人的極限,不靠直播吃飯。”
“聽泉賞寶”,本名丁祥翔,90后,四川成都人。最初踏入直播行業時,他只是一個懷揣著對古玩熱愛的普通人。2023年4月21日,他在抖音平臺發布了首個短視頻《上門回收》,講述自己花10萬元收藏一批紀念幣的經歷,這個略顯青澀的視頻,收獲了6027次點贊,也為他的直播之路埋下了第一粒種子。此后,他不斷發布鑒寶類視頻,將枯燥的文物知識與妙趣橫生的直播風格相融合,逐漸吸引了一批忠實粉絲。
2024年,對于“聽泉賞寶”來說,是充滿戲劇性轉折的一年。年初,他的粉絲量還不足300萬,可僅僅過了一個月,粉絲量便實現翻倍增長,到2月中旬更是突破600萬大關。此后,他的漲粉速度如同坐上火箭,短短幾個月內又漲粉近2500萬。
在這個過程中,他獨特的“脫口秀式”鑒寶風格功不可沒。在他的直播間里,文物不再是高高在上、晦澀難懂的存在,而是變成了一個個充滿故事的“猛貨”。他運用豐富的表情管理和肢體語言,搭配各種直播梗和黑話,讓觀眾看得目不暇接,直呼過癮。比如,面對假貨,他會幽默地說“下去沉淀吧”;遇見真品時,則興奮地喊出“很開門”“特別開門” 。他的直播間宛如一場歡樂的盛宴,充滿了娛樂性和互動性,被不少網友稱為“電子榨菜”“快樂源泉” 。
然而,隨著知名度的飆升,質疑聲也隨之而來。
聽泉鑒寶的興起,毫無疑問是網絡時代利用流量打造明星的又一個經典例子。
人設終究是人設,隨著名氣的增長,“北大高材生”這個標簽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然而,2024年10月12日,媒體曝光其抖音賬號實名認證信息顯示學校為“女子中學”,與早期“北京大學”標簽不符。媒體的調查和網友的揭發,使得聽泉鑒寶的學歷問題逐漸顯露出來。
媒體調查確認的“丁祥栩”和“陳平安”并非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畢業生。
一位自稱北大校友的網友在微博中寫道:
"作為北大歷史系的學生,我可以負責任地說,聽泉根本就不是我們學校的。"
"我們系里從來沒有這號人物。他連我們學校的校門都沒進過!"
聽泉鑒寶的學歷問題愈加引發關注,引發學歷造假質疑。
面對輿論壓力,聽泉在10月15日發布視頻回應,稱:
本來停播就是單純的休息一下,一年來不停的直播,導致他的身體狀況很差,所以選擇在國慶節期間休息,沒想到期間出現了大量不實信息。他表示,學歷信息是賬號注冊之初填寫的,自己從未偽造北京大學的證書,從未說過自己是北大的。自己從未偽造北京大學的證書,也沒有在直播以及任何地方使用北京大學的標簽。 “其實我就是一個熱愛古玩的普通人,我直播的初心就是想用這種娛樂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咱們自己的傳統文化,為粉絲提供情緒價值。沒想到卻被冠以‘造假’的標簽。”
2024年10月17日,“聽泉賞寶”本人在直播中表示,將“聽泉鑒寶”改名為“聽泉賞寶”,試圖淡化鑒定專業性,轉向“文化欣賞”定位。但此舉被部分網友視為“心虛”,反而加劇了爭議。
除了學歷風波,“聽泉賞寶”的直播生涯中還面臨著其他諸多挑戰。比如,2024年9月,他曾因連線一名網友時,該網友展示多件自稱從博物館拿的“文物”,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爭議。盡管后來展示“博物館古劍”的網友已被重慶市奉節警方找到并接受調查,但這一事件還是給“聽泉賞寶”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此外,他的直播暗語被搶注商標、聽泉鑒寶APP下架多個商品、連線COS女主播引發“擦邊”爭議等事件,也讓他時不時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
在這些風波逐漸發酵的過程中,一個有趣的現象出現了:“聽泉賞寶”的粉絲數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呈現出激增的態勢。從2024年初不足300萬,短短幾個月內突破600萬,到2025年5月已達到驚人的3700萬粉絲。這種在爭議中粉絲量不降反升的情況,在直播界實屬罕見。
如今,“聽泉賞寶”依然活躍在鑒寶直播的舞臺上,他說:
“200萬人同時在線,所有人都在催我變現,但我突然發現——我身后根本沒有‘靠山’。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啊,而且咱們直播間從來也不投流,這已經是一個普通人的極限了。就找了個理由就休息了。”
在這個“人均網紅”的時代,我們總以為成功靠的是劇本、人設和流量密碼。但“聽泉賞寶”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上限,不在于你假裝是誰,而在于你究竟是誰。
或許,普通人的極限,恰恰是認清自己后的那份清醒與從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