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港經濟開發區以“精治小區·幸福家園”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探索基層治理“最優解”,有效激活小區個體細胞,整合各類資源賦能強基,讓“最小單元”成為黨群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園。
強化黨建引領,激活“想干事”
夯實組織體系。東營港經濟開發區代管1個鄉鎮,轄21個油田移交小區,根據戶數規模、黨員分布、黨組織組建等情況,開展小區黨組織設置“大體檢”,21個小區全部單獨成立黨組織,織密“小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組織體系,為幸福家園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建強帶頭人隊伍。聚焦群眾信得過、服務有本事、治理有方法的精準畫像,全面摸排21個小區居民黨員、社工黨員、優秀離退休黨員情況,開展19個小區黨組織書記“履職評估”,動態調整10名小區黨組織書記,調整率達50%,平均年齡由67歲降至58歲,年齡學歷實現“一降一升”。儲備先鋒力量。通過組織挖掘、群眾推薦、定向回引和跟崗鍛煉,每個小區培育儲備2名后備人才,大專以上學歷超90%,通過認領先鋒崗、擔任社區書記助理等方式參與小區治理,分類培育穩固“雁陣成長集群”,持續建強書記長期“培養鏈”。
整合資源要素,帶動“能干事”
統籌工作力量。逐小區明確“定崗小區”的具體人員,推動21名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和公益性崗位人員下沉小區開展各項治理服務工作,因人定責,多維考核,真正為小區黨組織書記配強“幫手”,不斷提升精細化治理水平。建強服務陣地。按照“每個小區黨組織要有1處單獨的黨群服務驛站”要求,堅持“辦公面積最小化、服務功能最大化、群眾體驗親民化”原則,累計完成18個黨群服務驛站改造提升,小區黨組織單獨配備黨群服務驛站的比率達95%,使居民不出家門口“零距離”享受多元化服務。保障日常經費。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在嚴格落實5000元年度工作經費的基礎上,區級每月列支1000元激勵經費,各小區每年最多可保障17000元黨建工作經費,切實解決“精治小區”建設后顧之憂。
凝聚工作合力,托舉“干成事”
提升內驅力。區鎮分級制定月、季、半年、年賦能提升計劃,規劃10余期不同專題學習,在常態化邀請其他縣區優秀社區(小區)黨組織書記分享經驗的基礎上,主動鏈接省內外高校資源,開展小區書記“立體”培訓,全面提升小區書記履職擔責能力。融合共建力。以結對聯建為基本路徑,開發區黨工委主要負責同志帶頭,推動14名縣級干部、21個機關企事業單位、19個重點非公企業等結對聯系小區黨組織,分類明確各類主體參與“精治小區”建設的重點任務,把內部力量與外部資源結合做“加法”,形成治理合力。探索新激勵。以正向激勵為導向,在落實離退休小區黨組織書記補貼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實施小區黨組織書記待遇與精治小區建設工作成效掛鉤,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與動力,推動小區比學趕超、爭先進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