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郭青)
近日,武漢作為健康城市建設樣板亮相“共建健康家庭 共創健康城市——2025健康中國 我們行動”啟動儀式。武漢市計劃生育協會秘書長任艷軍在活動上系統介紹了武漢健康城市建設經驗及家庭健康工作路徑,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了可參考的實施方案。
如何建設建成全國健康城市?武漢給出“四個堅持”的答案:堅持政府主導,強化頂層設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出臺了《“健康武漢2035”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確了目標任務和責任分工,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全民共建”的工作格局;堅持共建共享,凝聚社會合力,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健康城市建設,鼓勵企業、社區、居民、學生積極參與形式多樣的健康促進活動,2024年武漢市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到94%,學生體質優良率達到53.24%;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難點,針對影響居民健康的主要問題,如心腦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癌癥等,開展了“323攻堅”等一系列專項行動,慢病過早死亡率實現三連降;堅持科技支撐,創新服務模式,利用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依托武漢市全民健康一體化管理平臺、“健康武漢”APP,整合預約掛號、疾病篩查、個性化健康提醒等功能,利用大數據向市民精準推送服務。
武漢市計劃生育協會秘書長任艷軍在“共建健康家庭 共創健康城市”圓桌對話環節表示,家庭作為社會健康的最小單元,成為政策落地的關鍵切口:全市累計培養4800余名家庭健康指導員,打造“武(五)育健康”服務品牌,覆蓋孕產婦、兒童、青少年及老年群體的多元化需求;依托社區網格化服務網絡,組織健康技能培訓、親子健康活動等千余場,惠及超40萬人次,有效推動健康行為從“個人自覺”向“家庭共行”轉變。
據悉,武漢市正在努力構建“政府-社會-社區-媒體”共治鏈。2025年,武漢響應國家健康素養三年行動號召,持續組織健康素養大賽,面向高校、企業、社區設立賽道,由政府提供資金支持,疾控中心等公共衛生機構承接專業化服務,媒體充分宣傳,輻射數百個社區,不斷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未來將進一步嘗試健康素養培育動能,推動健康治理從“政府輸血”轉向“社會造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