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高彥均 通訊員 曹萌/文圖
四月春風暖,教研正當時。4月29日,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師教學設計與作業設計的專業性,優化課堂教學質量,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外國語牧歌小學英語組開展教學設計與作業設計展評活動,以“年級展示+交流分享”模式搭建教學研討平臺,共探高效教學路徑。
互學互鑒促成長
活動伊始,一至六年級英語教學設計與作業設計成果以“年級展區”形式集中呈現。教師們穿梭于各展區,或駐足拍照記錄亮點,或交流設計心得,贊揚聲不斷,現場研討氛圍熱烈。觀摩結束后,王婕、虎銘揚等各年級教師代表分享觀展感悟,表示從中收獲了可借鑒的創新方法、可優化的設計邏輯及可落實的分層理念,并計劃將其轉化為教學實踐。
智慧共融話創新
緊接著,各年級教師代表圍繞特色設計展開經驗分享:張志紅老師分享了六年級團隊構建的“基礎+提高+拓展”三層作業體系,通過情景化任務鞏固知識,以四步寫作法提升寫作能力,并探索個性化反饋與跨學科融合優化路徑。卜思佳老師闡述了一年級團隊借助AI單詞分解音頻定制發音練習,小練筆設置“學生自評講解”環節,以及圍繞單元主題設計創意實踐作業,獲家長好評。賀蕾老師代表二年級團隊分享了隨堂小練筆與自然拼讀配套練習冊亮點,強調內容科學編排、多元評價體系與真實情境設置,并將跨學科理念滲透到日常作業中。牛銀銀老師解讀了五年級“基礎—能力—提升”分層作業模式,分享其融入生活場景與手工元素、和等級評價強化反饋等做法,同時提出針對訂正不及時問題的優化管理方向。李浩然老師剖析了四年級基于新課標構建“三維立體化”的作業體系,含分層訓練、主題情境建構與多元評價,并針對課時緊、個性化反饋不足等問題提出疑惑。葛瑤老師以三年級Unit 2為例,介紹了圖文情境化、知識綜合性的作業設計,突出其實用性與趣味性,并聚焦題意表述與背誦評價標準優化策略。
砥礪前行向未來
隨后,楊小鈺副主任充分肯定了活動的意義,強調教學設計是教學質量的根基,作業設計是課堂的延伸,需重視二次優化與反思改進。她逐一點評各年級教學設計與作業設計中的亮點,同時就共性問題指出了優化方向。
最后,邵會娜副校長總結指出,英語團隊近年成效顯著:集體備課推動了教學設計與作業設計優化,教學評一致性得以有效落地,教師素養與學生知識遷移能力雙雙提升,AI輔助教學與作業實踐初顯成效。邵校長針對教師們在二次備課、情境化作業設計、跨學科融合等方面的疑惑進行一一解答。她鼓勵教師們以問題為導向,深化AI技術應用,細化評價標準,讓作業成為能力提升的“增效器”。
此次教研會以展評促交流,以分享聚智慧,為英語教學注入新動能。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外國語牧歌小學英語組將繼續深耕教學與評價,以更精準的設計與更高效的實踐,書寫英語教育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