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印度和巴基斯坦鬧起來了,雙方連續多天在實控線發生交火,大有一副向著全面戰爭方向演進的架勢。
那么印巴沖突因何再度激化?印巴之間又是否會全面開戰?接下來我用一個視頻梳理解讀本輪印巴沖突原因、進展、兩國關系走向以及地緣因素!
印巴沖突起因
我們都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平時就是大小摩擦不斷,死傷都算是家常便飯了,雙方某些地方的恐怖分子甚至一度多到能帶動當地旅游業,還不照樣過了。為何這次會鬧到如此地步呢?主要還在于恐怖分子是沖著印度總理莫迪去的。
4月22日,克什米爾地區一伙印度游客遭到恐怖襲擊,最后死了26個人。不僅如此,這次死亡的26個人還全都是印度教徒。甚至這伙恐怖分子還特意留下一名幸存者,根據這名幸存者的描述“他們是故意留下一個活口,就是為了把事情告訴印度當局”。
莫迪現在統合印度主要抓手之一,就是靠宗教,印度有80%的人都是印度教徒,這么一出不是明晃晃地在打莫迪政府的臉嗎?這種充滿挑釁的行為,對于十分好面子的莫迪來說,自然是繃不住。
而且克什米爾這個地區也選得好,之前印控克什米爾在加入印度時,曾經達成了一個協議??耸裁谞栕鳛橐粋€穆斯林占據大多數的地區,自然不愿意被后面可能涌進來的印度教徒擠壓生存空間,于是就按照沒有土地和房地產就沒有選票的規定,要求外地人如果想在克什米爾買房買地必須要經過當地政府同意。當時印度政府答應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要求。
但在2019年,莫迪廢除了這項協議。
這份協議一廢除,一大堆印度教徒就扶老攜幼地跑到印控克什米爾,到目前為止,已經來了八萬多人,當地人看了這叫一個急,于是出現了一個叫“抵抗陣線”的組織,誓要將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教徒一個不剩地驅逐出去?,F在他們已經發布聲明,宣布對此次恐怖襲擊事件負責。
之前莫迪一直說克什米爾很安全,還稱6月到這里的印度教寺廟朝圣完全不存在問題!結果現在發生了這樣的事,這不僅是對印度教徒的恐嚇,同時也是在打莫迪政府的臉。
目前什么狀況
看完前因后果的朋友,或許會有點懵,這不從頭到尾都是克什米爾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的愛恨情仇嗎?怎么扯到巴基斯坦身上去了呢?
原因在于,“抵抗陣線”這個組織是個分支,他們的總部在巴基斯坦。而一看位置,印度政府立刻來了精神,也不調查,直接就將一口大鍋甩到了巴基斯坦頭頂,怒斥這是巴基斯坦的陰謀。
而巴基斯坦對此感到很委屈,但與印度之間的世仇促使他們必須進行強硬回擊,所以在印度不斷對巴進行制裁和挑釁的情況下,巴基斯坦也是對等進行回擊,由此導致局勢緊張態勢逐步升級。
目前,對于印巴沖突,國際上主流還是呼吁雙方冷靜,不要進一步升級局勢,同時對恐怖襲擊事件真相進行詳細調查。但也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比如以色列就站到了印度一邊,表示驅逐異教徒人人有責,必須要大力支持!
同時,美國方面,現在的態度也很微妙,“什么都懂一點”的懂王特朗普面對印巴沖突,非常罕見地說“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另外,俄羅斯的態度也有一點曖昧,畢竟印度與俄羅斯的關系在那擺著,為其說話也不難想象。
對于如何打擊巴基斯坦,印度搞了很多花樣,但邊界發生的交火,其實只是雙方做做樣子,最有威脅的還是印度“以水代兵”一事。
比如印度先是攔阻水流,妄圖給在下游的巴基斯坦斷水。這一步可以說十分歹毒,但也符合正常人的邏輯,但后面的事情就開始變得魔幻起來。印度威脅說要斷水后還沒多久,巴基斯坦就開始譴責印度開閘泄洪,導致巴基斯坦多地面臨洪災威脅。不是,印度說好的斷水呢?怎么又變成放水了?雖然泄洪也是一種手段,不過這和之前說的南轅北轍不說,開閘之前連個通知都沒有,但凡有個一萬,印度此舉都可以被視作直接開戰。
開閘放水一事,目前眾說紛紜,大家都猜印度是不是換了種威脅手段,不過也有人覺得會不會是印度本來打算斷水的,可結果稀爛的大壩根本承受不住太多的水流沖擊,直接給擠爆變成了泄洪——這么一想,是不是就覺得合理多了?
不過說到印度亂七八糟的基礎建設和施工能力,又會發現一個奇怪的地方??植酪u擊是22日才發生的,按照印度拖拉的毛病,一般都是先打嘴炮然后再慢吞吞地進行后續,可這次的反應卻出乎意料的快,就好像早已安排好要怎么做的流程一樣。如此快速的反應能力,也是巴基斯坦懷疑印度早有預謀的原因之一,畢竟印度本身也確實有這樣做的理由。
和美國現在一樣,印度的赤字也快兜不住了。
別看印度每天都在吹經濟如何上升,但經濟上升的同時,印度的國家欠債也在快速上升,像是某個人說他有錢,結果發現錢都是剛剛借出來的一樣,最后不還是要還。
截止2024年為止,印度已經欠下了1.8萬億美元,雖然對比美國來看完全是灑灑水,但問題在于,印度國民經濟總量相比美國也沒有可比性,而且美國還有金融霸權托底,印度有什么呢?
目前印度外債已占據GDP的比例超過了90%,還是那句話,如果一個人的消費開支90%都在用貸款,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沒有還款能力,離爆雷不遠了。
印度現在就處于這種危險境地,一方面印度國內經濟增速提不上來,一方面外貿赤字還在增加,本來之前還能撐一撐,結果特朗普一上來就給全世界上強度加關稅,這直接給了印度經濟一記暴擊,讓印度外債爆雷的時間大大提前,而一旦爆雷,莫迪肯定是要收拾東西灰溜溜離開的。
那么莫迪會坐以待斃嗎?他當然不會,可印度現在又還不上錢,怎么辦呢?
無數印度前輩已經給莫迪打了樣——如果覺得撐不住的話,那就發動一場對外戰爭轉移矛盾吧。
戰爭會升級嗎
到目前為止,中方的態度算是比較明晰的。
4月27日,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巴基斯坦的副總理兼外長達爾通了電話,從內容中可以看出,中方對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態度十分堅決,同時會繼續支持巴基斯坦。中方的話是這么說的“作為鐵桿朋友和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中方充分理解巴方合理安全關切,支持巴方維護自身主權和安全利益。中方支持盡快開展公正調查,沖突不符合印巴各自根本利益,也不利于地區和平穩定?!?/strong>
中方的態度已經擺了出來,強調了中巴是鐵桿朋友和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同時對于恐怖襲擊真相要展開公正調查,維護地區和平。印度這個鄰國顯然還不至于自大到無視中方的態度。
更何況,不管是印度還是巴基斯坦,現在其實都不具備發動全面戰爭的底氣。印度這邊剛剛已經說了,赤字極高,如果不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肯定不會制造與巴基斯坦的沖突。而巴基斯坦這邊就更慘了,正在四處借債,比如這兩天巴方就表示希望中國將本幣互換額度增加100億元人民幣。
另一方面印度威脅說要斷巴基斯坦水看起來屬于開戰行為,但實際上2016年和2019年,印度都曾放過類似的狠話,然后都沒了下文。
這次要是一直不斷水,那就說明只是尋常摩擦,沒有全面戰爭的風險。
至于美國介入挑唆的可能性,其實是有的。目前巴以沖突已經降溫、俄烏看起來也快大結局,對中國的關稅戰更是輸得一塌糊涂,美國不可能收手,顯然它還會想繼續制造沖突。
之前講世界秩序的時候我提過,現在世界上的各種沖突基本上都是二戰結束后沒處理好的遺留矛盾,當下世界上最容易起沖突的地方已幾乎全部爆雷。
北約那邊,俄烏打到了今天;朝鮮半島,要不是朝鮮提前炸毀道路,還不知道尹錫悅戒嚴后會發生什么;巴爾干半島,塞爾維亞的“顏色革命”就沒有停歇過;中東地區,巴以現在還在打;印巴,目前則正在進行。
末尾
當然,以上猜測都是基于正常人的邏輯思維進行,但對于印度有時候很難用正常人的思維去理解,所以雖然沖突升級不大可能,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性,這點需要注意。
至于大壩斷水之類的事,感覺印度是有心無力的。不過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宗教沖突必然會愈演愈烈,伊斯蘭和印度教徒之間水火不容,這不是莫迪政府想按就能按下去的。
假如,當然我這里說的是假如,若事態真的升級,到時候我們或許能看到一幕奇景,印度的武器大部分是從俄羅斯歐洲買的,巴基斯坦的武器一般是從中國和美國買的,到時候就是中美裝備大戰俄歐武器,真就會是一道奇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