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人們在奧地利上奧州首府林茨附近的毛特豪森集中營紀念館參觀。
毛特豪森集中營位于奧地利上奧州首府林茨附近,是當年納粹德國建在德國境外的第一座集中營。從1938年8月啟用到1945年5月被盟軍解放,毛特豪森集中營先后囚禁了約19萬來自奧地利和歐洲各國的反法西斯人士、猶太人、戰俘和無辜平民,其中至少有9萬人遇難。遇難者中有數名中國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毛特豪森集中營舊址被改建成紀念館。2003年5月,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在此安放遇難中國同胞紀念牌。
新華社記者 賀燦鈴 攝
5月5日,人們在奧地利上奧州首府林茨附近的毛特豪森集中營紀念館參觀。
毛特豪森集中營位于奧地利上奧州首府林茨附近,是當年納粹德國建在德國境外的第一座集中營。從1938年8月啟用到1945年5月被盟軍解放,毛特豪森集中營先后囚禁了約19萬來自奧地利和歐洲各國的反法西斯人士、猶太人、戰俘和無辜平民,其中至少有9萬人遇難。遇難者中有數名中國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毛特豪森集中營舊址被改建成紀念館。2003年5月,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在此安放遇難中國同胞紀念牌。
新華社記者 賀燦鈴 攝
5月5日,在奧地利上奧州首府林茨附近,人們向毛特豪森集中營紀念館一處新落成的紀念碑獻花。
毛特豪森集中營位于奧地利上奧州首府林茨附近,是當年納粹德國建在德國境外的第一座集中營。從1938年8月啟用到1945年5月被盟軍解放,毛特豪森集中營先后囚禁了約19萬來自奧地利和歐洲各國的反法西斯人士、猶太人、戰俘和無辜平民,其中至少有9萬人遇難。遇難者中有數名中國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毛特豪森集中營舊址被改建成紀念館。2003年5月,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在此安放遇難中國同胞紀念牌。
新華社記者 賀燦鈴 攝
5月5日,人們在奧地利上奧州首府林茨附近的毛特豪森集中營紀念館參觀。
毛特豪森集中營位于奧地利上奧州首府林茨附近,是當年納粹德國建在德國境外的第一座集中營。從1938年8月啟用到1945年5月被盟軍解放,毛特豪森集中營先后囚禁了約19萬來自奧地利和歐洲各國的反法西斯人士、猶太人、戰俘和無辜平民,其中至少有9萬人遇難。遇難者中有數名中國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毛特豪森集中營舊址被改建成紀念館。2003年5月,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在此安放遇難中國同胞紀念牌。
新華社記者 賀燦鈴 攝
5月5日,一名男子在奧地利上奧州首府林茨附近的毛特豪森集中營紀念館瞻仰遇難中國同胞紀念牌。
毛特豪森集中營位于奧地利上奧州首府林茨附近,是當年納粹德國建在德國境外的第一座集中營。從1938年8月啟用到1945年5月被盟軍解放,毛特豪森集中營先后囚禁了約19萬來自奧地利和歐洲各國的反法西斯人士、猶太人、戰俘和無辜平民,其中至少有9萬人遇難。遇難者中有數名中國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毛特豪森集中營舊址被改建成紀念館。2003年5月,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在此安放遇難中國同胞紀念牌。
新華社記者 賀燦鈴 攝
5月5日,在奧地利上奧州首府林茨附近,毛特豪森集中營紀念館一處新落成的紀念碑上放滿了鮮花。
毛特豪森集中營位于奧地利上奧州首府林茨附近,是當年納粹德國建在德國境外的第一座集中營。從1938年8月啟用到1945年5月被盟軍解放,毛特豪森集中營先后囚禁了約19萬來自奧地利和歐洲各國的反法西斯人士、猶太人、戰俘和無辜平民,其中至少有9萬人遇難。遇難者中有數名中國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毛特豪森集中營舊址被改建成紀念館。2003年5月,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在此安放遇難中國同胞紀念牌。
新華社記者 賀燦鈴 攝
5月5日,人們在奧地利上奧州首府林茨附近的毛特豪森集中營紀念館參觀。
毛特豪森集中營位于奧地利上奧州首府林茨附近,是當年納粹德國建在德國境外的第一座集中營。從1938年8月啟用到1945年5月被盟軍解放,毛特豪森集中營先后囚禁了約19萬來自奧地利和歐洲各國的反法西斯人士、猶太人、戰俘和無辜平民,其中至少有9萬人遇難。遇難者中有數名中國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毛特豪森集中營舊址被改建成紀念館。2003年5月,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在此安放遇難中國同胞紀念牌。
新華社記者 賀燦鈴 攝
(新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