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453米的短短盤山路,有18個陡峭的“回頭彎”,狀若拉鏈,平均每段距離不足40米,最短只有十幾米。
據說至今沒有人“一把過”上去,我能嗎?
說實話,在秦嶺這么多峪口閑逛,各種路走多了,對自己的駕駛技術還是有把握的,最重要的是我還不信邪。
有些路,要自己走走,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魯迅說的?忘了。
從“自然國心”三省交界雞心嶺下來,很快就到了大河鄉,主道上一個不起眼的牌子標識著:“令牌 石 網紅公路”,要是不注意,真是要錯過的。
路口小道路窄,越往上越寬,雖然還沒有鋪油,但是道路已經硬化,一路盤旋而上,山上山下景色很美。
下面就是大寧河谷,上面群峰層層,下面梯田隱隱,點綴著人家,不說去挑戰令牌石公路,就是這樣的景色都值得過來。
四川重慶一帶的山區和我們陜南不一樣,這里不管山有多高水有多深,都是村社眾多人煙稠密,這條路也是如此。
地里油菜籽過幾天就該收割了,路邊的桑椹果實累累,摘一把那叫一個酸甜。地里還有勞作的農人,這正是勞動節期間。
我們上去的時候舍不得費油一路沒有停留,這些照片都是返回的時候拍攝的。
看對面就是巫溪靈巫洞景區,一座巨大的山峰忽然拔高而起,甚是雄偉。
遠遠的就望見山壁上巨大的石柱子,四面凌空,如刀砍斧削一般,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令牌石。
資料是說這塊巨石高30余米寬10米,因形似一塊令牌而得名。
這里有兩個傳說,一是“和尚拜塔”。說是從長安城來了老和尚和小和尚想盜竊寶源山寶物,被如來佛祖左手一指,寶物飛回了寶源山,右手一揮兩個和尚被卷到寶源山對面山上,變成石頭人肅立于此,人稱“和尚拜塔”。
二是“秀才觀榜”。相傳一秀才科考不中,年年無望年年望,最后化作巨石矗立在此看榜。
故事聽聽就罷了,十幾分鐘后這路就到眼前了,真是壯觀,令牌石和山壁之間水泥鑄就的路,左上右上右上左上,一直延伸到高處,看著難度挺大。
路邊停著十來輛車,什么車都有。問問說是什么車都能上,主要是看人“硬不硬”,難在能不能“一把上”。
走上前去看看,路倒是挺寬,就是太短有些坡度,十幾二十米的距離就是“回頭彎”,“一把過”確實有些困難。
管他,有些路自己走走才能知道究竟,上!
我們駕駛的是一輛2.0兩驅城市SUV,車上坐著四個人(雖然副駕駛全程錄像,但錄的太不專業,后來才想起應該下來個拍照的,呵呵),司機倒是跑過十多萬公里的老司機。
第一個彎練手,兩把;第二個不好過,兩把;第三個不好過,兩把,第四個不好過,三把;第四個兩把。
下來全是一把過。前幾個彎輪胎磨地的聲音都能聽得到。
說實話,453米18個“Z字拐”,真正的“十八拐”,一般車都能通過。雖然坡陡彎急,但是路修得還是挺寬的,我們上去的時候沒有會車,下來的時候在最下面一兩個拐會車,小心一點兒還是沒有問題。
網上的傳說很多都不靠譜。不過地上的剎車痕,壁上的劃車痕,都顯示這里曾經發生過的事情。
上面大平臺有個露營地,停放的車不多,一個從西安過來的老哥說笑我們都是被某音騙過來的老陜。
這里景色還是不錯的,查查資料,從下面的大河鄉到上面民主村5社田壩社,海拔近千米總長3.594公里,坡度最高的能到達70度,核心部分“拉鏈公路”有18個Z字拐,最難走的當屬前面6個。
這條路解決上面37戶137人出行難的問題,是他們進出大山的必經之路,沒有這條公路前,村人進出要冒著生命危險翻越懸崖,上面一斤豬肉賣5元,下山就能賣8元。
修路工程投資總600萬,核心“拉鏈公路”453米就耗費了400萬,相當于每修建一米就要9000元左右。
除了花錢,路也難修。2003年村民自發修建了一條通行摩托車的通村路。2018年令牌石公路開始立項修建,最危險的10個急彎硬化工程共耗時一年多時間。2019年10月,拉鏈公路修建完畢,2021年修建了護欄。
有了網絡的傳播,這條公路就火了。
中國工程,真是偉大,為了一百多個村民,花費這么多,卻無意中成了網紅公路。
其實,巫溪縣神奇的山路還有很多,最著名的還有蘭英掛壁公路,一邊緊貼陡崖,另一邊是萬丈深淵,以峰險山奇、石怪水清,值得探訪。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
我這里寫的輕松,大家出門在外,還是要安全第一。
云水終南:信步荒野,訪路探幽,鄉俗俚語,負暄問道。走向山林鄉野,探索身邊美景,感受民情風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