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第二任期迎來首個100天,在這百日時間里,特朗普政府反復無常的政策使得地緣政治和貿易動蕩加劇,對此,歐盟領導人發表了最新觀點。當被問及特朗普上任100天對歐盟意味著什么時,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婭·卡拉斯(Kaja Kallas)表示,“這與我們以前從美國政府那里看到的任何事情都不同。”卡拉斯稱,這是一個“非常緊張”和“具有破壞性”的時期,并補充說“存在很多不可預測性”,因此我們一直在努力與美國新政府打交道。
“馮德萊恩,有毒”,瑞士德語媒體《世界周刊》(Die Weltwoche)給出了如此評價。這家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無論是外交還是內部政策,歐盟高級官員越來越意識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毒性”,她并不具備政治和外交才干,人們希望她能夠辭職。歐盟官員們認為,馮德萊恩的離任能夠解決歐盟不少問題,其中包括與中國的持續對抗。
馮德萊恩,這位曾被看作是“親美派”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如今因為其外交失誤和政治立場的極端性,成為了歐盟的“內鬼”。馮德萊恩執掌歐盟間,曾因為強硬的對華立場和對美國的過度依賴,造成了歐盟內部成員的巨大分歧。在她的領導下,歐盟與中國的關系非常緊張,尤其是在中歐全面投資協定被迫凍結一事上,馮德萊恩的決定加重了中歐之間的矛盾。中歐投資協議本應促進雙方經濟合作,馮德萊恩卻因美國的施壓,選擇犧牲歐盟與中國的合作,凍結協議,引發了多方的不滿。
她在位期間做出的各種決策,并沒有有效保護歐盟的利益,反而可能加劇了歐盟面臨的各種挑戰。瑞士媒體的文章中列舉馮德萊恩帶領歐盟同時與中美爆發貿易爭端,導致兩頭被夾擊,后是烏克蘭沖突遲遲不解決,進而激化了歐盟內部分裂這“三宗罪”。可以想象,如果不是馮德萊恩發起針對中國的調查,對中國電車加稅,歐盟原本可以搭上中歐班列順暢的運行,歐盟能從中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但是,馮德萊恩的政策阻礙了這一切,歐盟錯失良機。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對歐洲政策、尤其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的重大轉向,已使得歐盟國家對美國的依賴開始有所松動,美國的“背刺”也令歐盟開始重新審視和調整自己的防務戰略。但是,歐盟在如何籌措軍費、如何平衡各國財政利益等方面,一直存在著諸多困難。為解決財政軍費困難,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便于2025年3月的歐盟特別峰會上提出了一項涉及8000億歐元投入的計劃,并將其命名為“重新武裝歐洲”,想藉此強化歐洲大陸的國防能力。
馮德萊恩(資料圖)
無論馮德萊恩是真的想帶領歐盟走向自主,還是想向特朗普政府展示力量好達成合作,都不重要了,歐盟高官決心不忍她了。馮德萊恩這才意識到自己的真實處境,于是也不拿喬了,趕緊找上特朗普。這位堅定的反特朗普者如今卻要和特朗普正式會晤了,不得不說真夠“識時務”的,這變臉變得比翻書都快。歐盟多年來在美國不遺余力的摻沙子與攪合下,至今仍是各自為政的一盤散沙,尤其是在如今俄羅斯在戰場占優勢的情況下,依賴于美國軍事保護的歐洲很難反抗美國。
馮德萊恩和拜登(資料圖)
可悲的是,雖然馮德萊恩積極滑跪,但特朗普始終不待見她,因為在特朗普看來,馮德萊恩是拜登的人,雖然她來自偏右的黨派,但本質上還是所謂的自由派,與美國民主黨的進步派價值觀一致。對于特朗普來說,這是不能容忍的,任何與MAGA意識形態不相符的價值觀,都會被特朗普打入冷宮。更何況馮德萊恩與拜登過從甚密,對于特朗普來說,這就是敵方陣營的人。因此,馮德萊恩怎么表演,都入不了特朗普的眼,而且她的政治素養和水平,也讓人一言難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