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稱美國不需要簽貿易協議
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聲明稱,美國不需要與貿易伙伴簽署協議,強調其他國家希望進入美國市場而非相反。這一表態與白宮官員之前的說法存在明顯差異。特朗普指出政府將評估潛在的貿易協議,并可能調整關稅政策。此言論標志著美國對外經貿策略的轉變,尤其是在處理與中國等國的貿易談判時顯露強硬姿態,同時對現行高關稅可能進行降幅調整。
商務部: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
近期,美方高層就調整關稅措施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與中國談判。商務部確認,中方在綜合考量各方因素后,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何立峰副總理將于5月9日至12日訪瑞士期間,與美國財長貝森特舉行會談。中方堅持維護自身發展利益,強調任何對話應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前提下進行,拒絕在原則問題上妥協,并呼吁國際社會共同抵制單邊保護主義。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訪:特朗普太掉價了 美國不代表掠奪
美國前總統拜登在卸任后首次接受BBC專訪,批評繼任者特朗普對待盟友的方式“掉價”,尤其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態度。此外,拜登指責特朗普在俄烏問題上對俄羅斯采取“綏靖政策”,擔心這可能導致歐洲國家屈服于俄羅斯。拜登表達了對跨大西洋聯盟面臨威脅的擔憂,認為如果聯盟衰亡將改變世界現代歷史。采訪中,他還回應是否后悔去年競選期間退選的問題,稱這是一個艱難但正確的決定。
默茨當選德國總理
弗里德里希·默茨在德國聯邦議院的第二輪投票中成功當選新任總理,此前他在第一輪投票中未能獲得足夠票數。默茨領導的聯盟黨與社民黨簽署聯合執政協議,以應對少數派政府造成的決策困難。由于不確定的政治局勢,德國股市DAX指數和周邊股市出現震蕩下行。
“以真正實現獨立于美國”,默茨出任德國新總理后訪問首站為歐洲
新聞報道指出,德國聯邦議院在5月6日舉行的總理選舉中出現意外波折。聯盟黨總理候選人弗里德里希·默茨未能通過第一輪投票,僅在第二輪投票后成功當選。這一事件揭示了執政聯盟內部的分歧,并對德國股市造成影響。此外,默茨面臨來自美國的貿易壓力和國內經濟挑戰,他強調需要加強歐洲團結,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美財長貝森特談貿易協議與經濟形勢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特朗普政府可能最早在本周宣布與多個主要貿易伙伴達成貿易協議,這涉及關稅、非關稅壁壘和匯率操縱等問題。同時,他反駁了有關美國經濟衰退的說法。盡管如此,美股因全球貿易擔憂連續兩日下跌。而特朗普則聲稱美國不需要簽署貿易協議,并批評官員過度承諾。這表明其立場出現明顯轉變,使得市場對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
特朗普:“不可能取消”對加拿大關稅
據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加拿大總理卡尼于5月6日在白宮會晤,討論加美貿易爭端。特朗普堅決表示不會取消對加拿大的關稅,認為美加間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每年為加拿大提供大量補貼是不合理的。然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對加拿大的貿易逆差為633億美元。此次會談是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重新談判的開端,但由于問題復雜,目前尚未取得實質性成果。
馬克龍宣布投資計劃吸引美國“流失”科學家
法國總統馬克龍于巴黎索邦大學會議上宣布,將額外投資1億歐元以吸引海外科研人員,特別是受特朗普政府政策影響的美國科學家。報道稱,在削減科研經費和簽證配額的背景下,美國高校面臨壓力,75%的科研人員考慮離開美國。馬克龍批評“禁止研究”的專制行徑,并強調歐洲應成為避風港。同時,歐盟承諾追加5億歐元資金,以吸引或召回在大西洋彼岸工作的科學家。
澳大利亞工黨繼續執政需勇氣
澳大利亞工黨在5月3日的聯邦議會選舉中獲勝,成功連任。然而,反對黨領袖彼得·達頓因被認為受“特朗普效應”影響,導致選情不利并最終落敗。盡管工黨贏得選民授權,但政府在競選期間表現謹慎,未提出大膽的政策主張。面對國內經濟壓力和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挑戰,工黨需要采取更積極的行動,以滿足選民對改善現狀的期待。
中俄領導人將討論從俄羅斯經蒙古至中國天然氣管道項目?外交部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5月7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中俄兩國始終堅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原則,開展包括能源在內的各領域務實合作。關于提出的從俄羅斯經蒙古到中國的天然氣管道項目問題,建議進一步了解相關主管部門的情況。這一項目盡管已討論多年,但尚未啟動,具體細節需由相關部門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